陈峻峰
首先对熊驷龙同志革命题材长篇小说《大别山》的出版和今天首发式的举行表示祝贺。这是信阳红色文学创作的重要成果,是信阳文艺界的重大事件,这是一个大动作、大工程、大成果,尤其选择在建党百年庆典的这样一个契机面世,使得这部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更具有了独特的意义。
过去我在一些文章中有过表述,中国革命史,一定不会忘记三座山,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那么革命的最初发轫,即滴水阳光、星星之火,可能更表现在井冈山和大别山。我曾经比喻说,就是这三座大山在中国革命史中的崛起,旧时代的那“三座大山”就倒下了。有人说,这样的话,还应该提到一座山,就是延安宝塔山,但在我浅显的比喻中,宝塔山是中国革命的心脏和脑颅,而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则是中国革命的体魄和骨骼,因此宝塔山在我们的眼睛里亮着的是延安窑洞的灯光,寓意为温暖、希望、思想和星斗,而井冈山、大别山、太行山则凸显这中国革命体势上的壮美雄奇,壁立千仞,浩然崔嵬,大气磅礴!
那么我们的优势或者我们的幸福,是我们占有这三座山中的其中一座——大别山,而且是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中间,无论是地理的还是史实的,信阳都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的中心,非常值得我们骄傲。
许多年来,我们拥有这么一座山,拥有这么一座非常富有的红色资源大矿,水青秀,山壮美,天湛蓝,歌激越,人有毅力和信仰,诉诸我们文艺的表现,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作品,出版过无数的回忆录、记述、采访、报道以及对大别山精神的总结,还有现代诗、革命民歌、小戏、舞台剧等。但是在文学方面,认真衡量和总结,许多年来固然经过作家的不断努力有一些发展,但毕竟还是显得滞后和不足,我说的不足,是我们现有的创作,不足以来展示这么一座山,一座英雄的山,不足以来体现这么一个伟大的革命策源地、发生地、圣地,以及在它之上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历史风云热血故事。
不可否认,我们有一批老诗人、老作家,还有年轻的沈靖、田君等,多年来围绕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作了很多作品,除了已创作出版的多部长篇小说外,还有大量的散文和诗歌,还有电影和戏剧,有的是国家级重点作品,有的获得了省里的和全国的文学、文艺大奖,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讴歌我们自己的土地,我们自己的人民,我们自己的历史。它们是我们自己的历史,当然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讴歌和书写,展现和赞美,深入和努力,作家、诗人、艺术家,责无旁贷。那么今天,又有了熊驷龙同志为我们呈现了这部《大别山》的作品,震撼了我们。熊驷龙同志是一鸣惊人,数十年来他默默耕耘,不事张扬,几乎把所有的节假日、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走访、体察、阅读和创作之中,在我们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突然间的就给我们奉献了这么一部巨著,这么庞大体量的一部多卷本的长篇小说,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在郑州大学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各方面的努力下很快出版发行,可敬可佩;并选择在党的百年华诞,举行首发式,可喜可贺。
关于书的内容,刚才作者自己也介绍过了,昨天晚上,我和作家墨白老师就小说中的情节进行了讨论,他已经看了很多,我正在看,包括里面的人物,包括我们的推测它可能有的生活原型,以及它和我们这个土地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勾连。昨天晚上我们一直讲到夜里十二点,这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它给予我们的会有很多历史、现实及创作的深思、启迪和意义,它也给了信阳作家以极大的激励,对我们的土地、我们的过往、我们的文化,能有一个新的认知思考和写作行动上的推动。
(《大别山》 熊驷龙 著 郑州大学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联合出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