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民生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信阳好人情系困难群众


□本报记者 张勇

仲夏骄阳,淮河两岸麦收忙。6月13日上午,我市道德模范、信阳好人方德海和老伴陈书梅,带着牛奶、食用油、粽子等生活物资,驱车前往淮滨县张里乡朱前楼村,给该村困难群众送上端午节的祝福。

在张里乡党委书记孙继浩、驻村第一书记宋强等乡村干部的陪同下,方德海夫妇将生活物资分别送到困难群众陈耀福、葛培明、张文甫的家中,并详细了解他们近年来的生活情况,勉励他们早日摆脱疾病、养好身体,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帮扶下,与脱贫后的广大村民一起享受美好生活。

“通过党建引领,朱前楼村从2017年开始发展雪松种植。截至目前,已种植雪松3800多亩,带动困难户74户262人,年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走访慰问时,孙继浩向方德海夫妇简要介绍了目前朱前楼村的发展状况。

“2019年春节前夕,我和老伴第一次到这里,看望慰问了部分贫困户。这次来到这里,看到村民脱贫后,生活较以往有很大提高,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真实生活的体现。”方德海感慨地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退休的老同志、老党员,永远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愿为扶贫济困、乡村振兴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今年63岁的方德海是市人社局的一名退休职工,从1986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扶贫济困,35年来先后出资67万余元,帮助困难群众100多人次,因此被评为信阳市道德模范、信阳好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