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组织在召唤,家乡有需要,可事业和家人同样离不了。鱼和熊掌怎能兼得?罗传周陷入了两难境地。
当年清明,回乡祭祖的罗传周,特意来到村里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驻足良久,深深凝思,他仿佛看到85年前徐向前领导万余名当地农民挥舞着土铳、梭镖、扁担等简陋武器,在红31师的配合下,向盘踞在此地的反动势力发起进攻的前赴后继的身影……
“革命先烈舍生忘死,打下了江山。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就是要听党话、跟党走,在组织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吗?”2014年11月,罗传周全票当选为白沙关村党支部书记。在离乡20年后,他再次把根扎在了家乡的红土地。
年近古稀的父母没有像往常那样欢迎远道归来的儿子。母亲忧心忡忡:“你做不好会挨骂的。”
“你们放心,儿子绝不让你们挨骂!”这是罗传周对父母的承诺,也是他给自己箍上的“紧箍咒”。
白沙关,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
勇闯发展新路 建设美丽白沙关
上任之初,村里的困难远远超出了罗传周的想象。已成为危房的村部天上下雨地下流,办公桌椅缺胳膊少腿、积满灰尘,要债的债主和上访的群众听说来了新支书,一窝蜂跟着罗传周:
“传周,你回来当支书,我欢迎。但我这1.8万元的上访车马费,你得给我报销了!”
“传周,咱村里那几千亩山场给私卖了,你管不管?”
“传周,党的十八大都开了两年了,我们组里还没路、没信号,我想问问,我们没解放吗?”
群众的质问让罗传周感受到了压在身上的千斤重担。千头万绪,如何突围破局?
破旧的村部里亮起了长明灯。罗传周带着村干部一起,找问题,谈出路,形成共识。他还给村干部立下了规矩:“从我做起,腿别乱跑,嘴别乱吃。”无论走村入户多晚,他坚决不吃群众一顿饭。有人提着东西,到罗传周的父母家,放下就走。老人追不上,罗传周就亲自送回去。一来二去,再也没有人想着“走捷径”。
长长的问题清单列了出来:小卖部影响村主干道通行,务必拆除;“私卖几千亩山场”这一信访问题民怨很深,得尽快解决;出行难问题制约发展,刻不容缓……
村小学门口路旁村民成善润经营的小卖部,早在罗传周上小学时就有了。几十年过去了,土路变公路,公路又由窄变宽,小卖部却始终拆除不了。罗传周当选支书的当天,就登门拜访,老人态度坚决:“谁当支书我都不拆!要拆就从我身上过!”罗传周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找出老人的思想症结所在,向老人承诺:“表叔、表婶,这是危房,住着危险,咱拆了危房,给你盖新房。如果争取不来危房改造资金,盖房子的钱我个人出!”
思想通了,房子拆了,老人也被安置得妥妥当当,观望的群众纷纷点头:“传周是干事的人!”
干事的罗传周没有停歇,同样是危房的村部和村茶场建设亦迫在眉睫。
时值春茶上市之际,看到几十名群众在村茶场加工春茶,罗传周心急如焚。他果断决策,将闲置的村小学改建成村部,将村部改建为新茶场,将茶场的危房拆除,新建文化广场。
说了算,定了干!村级组织有了阵地,群众活动有了场所,茶场里传出了欢声笑语,白沙关村洋溢着崭新气象……
然而,难啃的“硬骨头”还在后头。
“私卖几千亩山场”和5个村民组不通公路的信访问题是个老大难,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罗传周又把目光盯上了自家的腰包。
妻子坚决反对:“再家大业大,也顶不住你一个劲地往村里贴呀!”
“谁让咱是白沙关人!”罗传周说服妻子,又拿出300多万元,将几千亩山场高价购回,山上的茶树归全村群众所有;投资107万元硬化了5个村民组的道路。
“每年春茶开采,群众都可以自主到茶山上采茶,采下的青叶在我们茶场里加工,每斤干茶只收取7元的加工费。家家户户都有茶喝、有钱赚。”白沙关村茶场场长罗后均感慨地说,“有这样一心为百姓的支书,我们感到自豪!”
让白沙关人感到尤其自豪的是,山沟沟里也有了产业!
为蹚出致富路子,罗传周成立了白沙关村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帮助他们协调手续办理、农户土地流转等事宜,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批和罗传周一样外出打拼的优秀人才纷纷返乡创业,他们不仅带回了资金、项目,更带回了开放的新思维,为几近空白的村集体经济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
初夏时节,驱车直上白沙关生态产业观光园,绿意盎然,山风徐来,心旷神怡。放眼望去,一层层连绵的树木给山冈披上了锦被,油桃果满枝头,油牡丹含苞待放,美不胜收。
“传周前脚回来当支书,我后脚就跟回来了。”同为白沙关人,同在大连创业,大连亚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拥在罗传周的带动下,回乡成立了新县益民生态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包括白沙关村在内的2个乡4个村16个村民组的1.1万亩荒山,种植油茶、油牡丹和银杏、红枫、樱花等各类观赏树木,吸纳附近500多名农民在合作社务工,人年均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
“目前,我们正在选址建设木本油料加工厂和鲜果冷库,依托观光园发展乡村游的同时,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罗拥信心满满。
山绿了,民富了。一些亲朋好友劝他:“现在村里工作理顺了,该办的事也办了,也算是对乡亲们有交代。”但乡亲们舍不得,他们找到乡党委,希望罗支书继续干!罗传周也一次次选择了留下,在接下来连续两届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他均全票当选。2018年,在第十八届全国“村长”论坛上,罗传周被授予了“2018十大杰出村官”荣誉称号。
从大连到白沙关,从“创业之星”到“杰出村官”,罗传周实现了人生嬗变。7年来,他先后争取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新建文化广场5个,硬化村组道路10余公里,整修了全村所有的库塘堰坝,修缮提升白沙关万人暴动等多处红色遗址,重点建设了全长31.2公里的“一路一果一品味”的产业观光路,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实现了突破。
白沙关变了!曾经软弱涣散的垫底村一跃成为新县县委、县政府表彰的“美丽乡村红旗支部”,并获得“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多项殊荣。
舍得亿万身家 誓将荒山变景区
2017年,罗传周再次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
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红绿古”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叫响“九镇十八湾、全域游新县”品牌,新县拟依托陡山河乡武占岭峡谷,规划建设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以漂流为主的多种旅游产业项目。旅游项目离不开巨额的投资,陡山乡党委再次向罗传周伸出了橄榄枝。
当时的武占岭峡谷,就是大别山里一条原生态的溪涧。崇山峻岭间,绿树萋萋,松柏苍翠,沟壑纵横,溪水潺潺,景色宜人,人迹罕至。
“根本没有路,上山就是沿着河道往上爬。一路灌木丛生、荆棘遍布,我们用树棍和砍刀开路,寸步难行,5.5公里的路程,我们上下一趟,花了5个多小时。回来身上沾满了旱蚂蟥,手上荆棘扎得到处都是血口子。”罗传周对第一次登上武占岭的情景记忆犹新。
做,还是不做?
做,新县还没有将荒山野岭开发成景区的先例,能不能成,有没有人来?可谓困难重重,前路漫漫,前途未卜。
不做,这山沟沟里的乡亲何时才能凭着这荒山薄田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做与不做,从某种意义上,对罗传周来说,也意味着去和留。不做,如果他选择回大连,还有光明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在等着他。做,景区仅一期投资就需要2亿多元,意味着要压上全部身家,且退无可退。
“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有5.5万人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了宝贵生命。先烈们的梦想,不就是要让人民翻身得解放,过上幸福生活吗?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责无旁贷!”罗传周又一次接过组织的重托。他暗下决心,“17岁,我能只身在大连闯出一片天地,今天,我一定也能将荒山变成景区!”
在荒山里建景区?父母妻儿,亲朋好友,都坚决反对。更不乏群众和各界质疑的声音。
罗传周顶着巨大的压力,外出参观学习。带领专家、领导,数十次攀山越岭,实地考察论证。
妻子胡筱悦专程从大连回来,和罗传周一起登上了武占岭。
“我知道,你不是为了个人。要挣钱,咱在大连不比这儿好挣,不比这儿挣得多?”站在岭上,看到黑瘦、憔悴的丈夫,妻子落了泪:“这么多人都反对你,你还这样倔,我没有理由不站在你身边。”
然而,筚路蓝缕,谈何容易?第一个“拦路虎”就是修路。
从省道S339线,距武占岭上码头,全长18公里。其中,10公里是宽3米的村村通公路,8公里连路基都没有,需要开山凿路。
罗传周从大连调回十多辆大型挖掘机、铲车,拿出当年在大连创业的拼劲,和工人一起,吃住在工地,夜以继日连轴转,仅用半个月,就开凿、铺设好了8公里的上山路基。
3个月后,当全长18公里、宽7米的旅游公路从山下直抵岭上时,沿途的小山村沸腾了!
在外人眼里,罗传周是个实力雄厚的企业家。很少有人知道,为了白沙关村的发展,为了景区的建设,他作了多少难。
在景区建设最紧要的关口,罗传周多次不辞辛苦地多次往返大连,将多年辛苦置办的房产,卖的卖,抵押的抵押。他在大连的公司每有工程款进项,也都源源不断地往景区建设中输入。
就这样,新建白马山水库、建设上下游漂流服务区、堆砌和改造漂流河道的石岸,罗传周一气呵成。
谁能想象,作为全市重点项目、新县首个“999”回归工程,投资2.8亿元的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一期工程,从2017年10月31日正式启动,到2019年5月试运营“开漂”,仅仅用时一年半?人们无不惊叹,罗传周创下了“新县奇迹”“劳模速度”!
荒山真的变成了景区!昔日籍籍无名的武占岭,因为漂流,一炮走红!
走红的武占岭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附着人气,也凝聚着人心,给大山深处的人们带来了观念的变革和今非昔比的幸福生活。
“没有武占岭漂流,说不定我现在还在外面漂泊。”新县人、80末小伙吴鹏程在郑州打拼多年,2019年到武占岭旅游度假区应聘为业务经理,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的他总有使不完的劲:“罗总拿大连挣的钱,投到咱穷乡僻壤,没有情怀,是做不下去的。我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一起拼、一起闯!”
“这还没到旅游旺季,没想到俺的桑葚就供不应求。很多都是到景区游玩的游客,顺路来采摘、购买。我们可是沾了武占岭的光!”到新县流转土地搞种植的南阳社旗人王华成,在旅游公路旁的白马山村种植桑葚60亩,今年第一年挂果,就收了个盆满钵满。
“我们周边村有200多人都在景区就业,月月有工资。土特产也成了走俏产品,老百姓增收的渠道更宽了。”武占岭景区给当地带来的嬗变,白马山村支部书记邵其时最有发言权:“岭上的白马山水库可蓄水180万立方米,既能巩固提升项目区内7000多名群众的安全饮水,又能有效解决周边数千亩基本农田的灌溉用水,提高水库下游的防洪抗旱能力。”
据陡山河乡组织委员徐莉莉介绍,武占岭景区开放后,全乡新增2家民宿、26家农家乐,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游客接待量仍达20万人,并成功创建3A景区。
罗传周奋斗的步伐却没有片刻停留,他提出了“红色白沙关,绿色武占岭”的设想,并开启景区二期建设,将陡山河乡乃至更广范围的“红绿古”资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让红城新县更美、更红!
今年4月21日,依托“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全国劳模工作室”等独特的资源优势,武占岭红色教育培训中心正式启用并迎来了首批学员。罗传周还现身说法,为全市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示范授课,交流自己在产业振兴上的思考和探索。
“我做这个项目,承载了很多东西。最初只是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后来感觉有股力量在推着我往前走。家乡资源得天独厚,如果不能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不仅辜负了父老乡亲,更对不起长眠在这块土地上的革命先烈。”罗传周动情地说,“家乡越来越美,乡亲越来越富,比我赚多少钱都值!”
赤子情怀,发乎于心!这,当是罗传周不知停歇的源泉和动力!
空中航拍,武占岭生态旅游度假区就像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正带领老区人民,乘风破浪,迈向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