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抓夏收 抓秋播 抓监管

市农业农村局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本报讯(记者 唐 车)当前,我市的小麦已进入大面积收割期。为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备战“三夏”。

抓好机械抢收。该局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积极组织好机收会战,确保颗粒归仓。通过组织有关人员在路边设立农机服务点、到田间开展农机检修等便民措施,吸引更多的外地农机来我市作业;通过更多渠道及时发布农机供求、天气、交通等信息,为广大机手提供便捷、精准的农机作业服务信息;根据各地麦熟时间,科学调配机械,确保小麦宜割尽割。同时,做好烘干设备的检修和调试,确保发生连阴雨天气时用得上、用得好。

抓好秋作物播种。突出抓好以水稻为主的秋粮生产,我市各级农业农村局抓住今年秧苗足、水源好的有利条件,引导农民积极扩大水稻生产,确保种植面积较上年只增不减。进一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在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的前提下,不断扩大蔬菜、瓜果等高效作物的播种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引导和监管,切实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管,确保基本农田优先发展粮食生产,坚决防止出现过度“非粮化”问题。

抓好农资市场监管。“三夏”期间是农民购买使用生产资料的高峰期,抓好农资市场监管十分重要。连日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开展农资市场大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事件,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农药、放心化肥”。密切关注农业生产资料的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为农民搞好市场信息服务。

据悉,我市今年“三夏”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小麦种植面积492.2万亩,较去年增加20.4万亩;秋粮计划种植面积843.75万亩,较上年增加5.05万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今年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47.75 万亩,较上年增加15.7万亩,优质花生预播面积126.3万亩,较上年增加1.03万亩。

链接>>>相关新闻

平桥区多举措护航夏收秋种

本报讯(记者 唐 车)近日,平桥区农业农村局各项“三夏”工作已如期正常开展。截至目前,全区55万亩小麦即将进入收割时期,16万亩油菜目前已收获15万余亩,进度93%以上,全区计划播种秋作物120.6万亩,已播种65万亩,进度54%。

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该区在小麦病虫害防控工作上,统筹部署、狠抓落实。据统计,全区小麦病虫害发病面积24万亩,防治面积38.2万亩次,平均防效达85.8%,得到了河南省专家组的认可。

提高农户防灾减灾能力。针对小麦生长后期的恶劣天气,该区制定印发了《关于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保障农业生产的通知》,指导各乡镇积极应对强降雨大风等天气。同时该区成立灾情调度小组,建立区乡村三级灾情调度网络,调度小麦灾情信息,确保小麦灾情信息的及时性。

加大机手培训力度。针对“三夏”天气的多变性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复杂性,该区完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保证“三夏”农机生产有序进行。同时,抓好耕作、播种、秸秆还田、水稻机插等机械化生产。目前,已检修各类农业机械2300多台套;组织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培训、演示会6次,培训插秧机手320余人次;举办农机修理培训讲座4次,培训农机修理工160余人次。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