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石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未来五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详细部署,并将建成教育强国作为远景目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并印发《“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教育改革发展注入活力,为教育进一步发展启动引擎。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十三五”时期,从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接近100%,到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再到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达到13.7年,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我国区域、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有待提升,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等问题。此次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就是为了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实施方案》聚焦关键领域关键任务,突出了更高质量的发展主题。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围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大板块,围绕人生最重要的系统化学习阶段,为教育事业补齐短板、加强优势。以高等教育为例,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增强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具有深远意义。《实施方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推进学科专业调整,加快培养相关高校,必将进一步夯实高等教育的支撑、服务、引领能力,让人才成为中国“爬坡过坎”的重要支撑。
《实施方案》关注教育不均衡问题,折射出更公平的价值追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从支持原深度贫困地区提高学前教育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到中等职业院校优先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突出普惠性,在为更多贫困家庭、农村孩子传递知识与文化的同时,让优质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缩小地区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意味着教育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统筹协调。《实施方案》强调投资引领,需要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财政性资金等渠道保障工程实施。此外,还需要建立协调机制,更好完成规划建设、师资队伍、运行保障等工作。更进一步说,教育也不只是政府的事,需要激发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发挥中央投资“四两拨千斤”作用,也将更好带动地方投资和社会投资,共同将优质教育的“蛋糕”做大。
教育,一头是国家发展的支撑、民族振兴的基石,一头是千家万户的幸福、无数孩子的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需要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作用,打造竞争新优势。将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落到实处,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干,教育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源源不断输送高素质人才。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