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一家五代的红色传承


(上接第一版)也让众人领悟到共产党是劳苦大众的主心骨,让大家看到了革命的希望。”

但不幸的事情很快发生了,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成立后的第二天夜里,反动势力血洗了汪心泰的家。“爷爷被捕入狱。太爷爷汪树国和爷爷的哥哥汪心卫、弟弟汪心保惨遭杀害。不久之后,我太奶奶也含恨离去。新中国成立后,4位亲人均被追认为烈士。”汪泽先满怀悲壮地对记者说,“爷爷在敌人的监狱里经受了3个多月的严刑拷打,始终没有吐露任何党和游击队的机密。后来被党组织营救出狱。”

出狱后汪心泰背负着牺牲的父兄的遗志,继续带领游击队员与敌人斗争。“经过一系列战斗,游击队不断壮大。游击队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咱穷人的队伍’。”汪泽先自豪地说。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尖山地区的热血青年响应号召,积极参军参战。1937年年底,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发展迅速,形成了豫南、豫中、豫西地区游击根据地相互呼应、革命武装相互支援的大好局面。后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决策,红军游击队编入新四军,成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的一支武装骨干,而汪心泰也随军开赴皖苏抗日前线。

1942年,腿部在战斗中受伤的汪心泰主动请战,坚持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战斗。他身先士卒,英勇出击,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他带领战友深入敌占区,破坏敌人计划,积极组织民兵队伍,加强训练,努力提高战斗力。1943年年初,因坏人告密,正带领武工队在敌占区活动的汪心泰等人被日伪军包围。汪心泰沉着应对,指挥大家突围,在掩护战友时身中数弹牺牲,时年37岁。“爷爷牺牲后,敌人还四处搜寻他的遗体。爷爷的战友和当地群众把他的遗体用布包住,转移了3次,才得以安葬。”说到这里,汪泽先哽咽了。

一门五烈士,赤胆忠心。作为烈士的后代,汪泽先的父亲汪文全保护革命旧址40余年。汪泽先也继承父亲遗志,把保护革命文物当成一辈子的使命,至今也有30多年。这期间,他无偿投入60余万元,四处收集资料、完善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诞生地旧址内容并多次修缮。而汪泽先的长子也积极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时刻准备着“接棒”。

“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诞生在我们汪家的祖宅,这座宅院见证了村子的发展,应该保护也值得保护。”汪泽先看着已经成为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纪念馆的祖宅对记者说,“我们几代人一定会沿着先辈的足迹,守好初心,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