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博
日前,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推荐就近就地现场教学地,我市达13处。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市围绕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奋力实现“两个更好”主题,有针对性地在各县区选择28处红色资源,将学党史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相结合,收到良好效果。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受洗礼、有提升,也要让群众受教育、得实惠。因此,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应多些接近性。就近就地开展现场教学,对红色资源可以提高利用率,对当地群众可以提高参与率,无疑是一种好形式。对受众来说,熟悉当地古今的风土人情,曾经听过当地的红色故事,或许与故事中的人物有着血缘关系。这样的接近性,既有利于提高宣传教育质量,更有利于参与者产生思想共鸣、汲取奋进力量、转化为争先进位谋出彩的实际行动。
我们党的历史一脉相承。在我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罗山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纪念园、光山王大湾会议会址纪念馆、商城县革命烈士纪念馆、息县刘邓大军渡淮纪念馆、河南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纪念园等,每一处革命遗址旧址,都是活灵活现的历史,都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都能给人以精神营养,是现场教学的生动教材。
接近性既有地理上的,也有情感上的。就近就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可以避免舍近求远和“扎堆学习”,实现教与学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取得就近转化的实效。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