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统防统治 科学指导

我市492万亩小麦丰收在望


本报讯(记者 唐 车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将至,我市小麦已进入灌浆后期,即将迎来成熟期。5月15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492万亩,较上年增加了20万亩,当前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我市农业专家调查,今年全市小麦病虫害发生重于去年,尤其是条锈病在菌源地发生偏重,主栽品种抗性差,适宜的天气条件,造成我市小麦条锈病发生早、蔓延速度快;4月份,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间,全市出现6次集中降雨过程,十分有利于诱发赤霉病的发生。面对今年“两病”发生的严峻态势,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科学防控,切实打好了以条锈病、赤霉病为主的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攻坚战。

“为保证小麦丰产丰收,全市植保部门从去年12月份开始持续开展了以条锈病为主的小麦重大病虫害大规模田间调查;从2月22日开始启动了病虫监测防控信息周报制度和突发重大病虫随时上报制度;从4月9日开始实行了‘两病’防控进度日报告制度,并通过多种方式开展了‘两病’防治技术宣传培训,为全市‘两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各县区落实属地责任,召开了本地‘两病’防控工作推进会和现场会,印发了防控技术方案,筹措了6000余万元防控资金,加大了政府购买防治服务和防治农药力度。”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胡克光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小麦生产主产区息县、淮滨县实现了统防统治全覆盖,其他小麦规模种植县区也实行了统防统治和群防群治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市小麦已全部防治一遍,全市小麦病虫害累计防治面积1407.9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1.2%。条锈病发生面积161.9万亩,防治面积350.7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216.1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61.6%;赤霉病预防面积731.6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面积460.9万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63%。平桥区、息县、淮滨县对“两病”防控效果进行了详细调查,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5.8%、88.1%、85.3%,赤霉病防治效果分别为89.1%、86.7%、90.3%,防治效果显著。

今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麦“两病”防控工作,防控推进措施得力,宣传发动到位,防控行动迅速,防控资金投入多,取得了明显防治成效。5月12日至13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深入我市小麦主产区,对我市小麦“两病”防控效果进行现场评估。通过现场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今年我市对小麦“两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各部门提早谋划,各级农业农村和植保部门监测预警及时准确,技术指导科学有效,有力地保障了夏粮生产的安全。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