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用初心守护患者


——记“出彩河南人”第六届最美护士、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余敏

□本报记者 李 凯

“急在分秒之间,救在生死边缘。”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有这样一个团队,她们身着橄榄绿装,抬运患者、插管、心肺复苏……完成着一轮又一轮的生命接力。她们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绿衣天使”。护士长余敏就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

记者见到余敏时,身着绿色护士服,头戴绿色燕尾帽的她正在小声对一位患者家属交代取药程序。口罩挡住了她秀丽的容颜,却挡不住她眼中流露出的认真。

在急诊科工作突出一个“急”字,因此团结协作成为重要职业素养。为迅速挽救患者生命,护士们分工明确,配合得相当默契。

余敏告诉记者,正因为急诊科接待各种病患,这里的医生和护士综合能力都非常高。“专家说,一个在急诊科工作多年的老护士,临床经验相当于一个二甲医院的医生,说明了我们工作的要求之高。也正因如此,看着患者在这里转危为安,让我觉得工作充满意义。”

余敏说,一些患者看似不严重,其实生命正遭遇危机。一些看似清醒者可能比大声呼救者伤得更严重,还有一些伤者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有突发情况,这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细心和专业。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面对紧急且严峻的考验,余敏不顾个人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主动扛起责任,把初心写在抗疫一线。

余敏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她在请战书里写道:“我从事急诊救治工作多年,能胜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在人民生命遭受严重威胁时刻,我申请到一线抗疫。请组织让我去!”

在困难和危险面前,她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做好一名冲锋陷阵的排头兵。为了全心做好抗疫工作,余敏将孩子托付给父母,自己一直吃住在科室,一个多月未曾回家。和女儿视频时,懂事的女儿流着眼泪叮嘱妈妈:“你要保护好自己,不用担心我,等你回来。”

谈到家庭时,余敏说:“作为一名护士长,日常的工作我给自己打8分,但是作为母亲,我只能给自己打5分。在急诊科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不得不舍弃对家庭的照顾,这是我对家庭感到愧疚的地方。”高负荷、高度紧张的工作曾使她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紧急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工作之余,余敏不忘钻研业务。她参赛的《缩短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NT》荣获“河南省第五届品管圈大赛”三等奖和第二届全国医院质量管理(QCC)工具应用二等奖;2020年,她自编自导的健康教育微视频《时间就是大脑》,荣获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最佳作品“金孔雀”奖。在余敏的带领下,科室人员积极开展品质管理和健康教育宣教工作,并多次获得市级、省级及国家级奖项。

面对荣誉,余敏表示,她会继续发挥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