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丰
昨日,记者来到罗山县周党镇朱楼村见到黄义超时,他一边在茶叶加工车间指导生产,一边与前来采购茶叶的客户聊起今年茶叶行情。
从因病致贫,到学得一门炒茶技艺,有了稳定工作,再到自主创业,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专注茶产业,成了全村致富“领头雁”……黄义超个人的脱贫故事,既让自己所学有所用,更让这个小山村富裕起来。
“当初朱楼村脱贫一度靠‘输血’,这可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下定决心,要自己‘造血’。”该村党支部书记罗明月回想起脱贫往事,感慨颇多。靠着一门炒茶技艺脱贫的黄义超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深爱着这片黄土地。“有一次,罗书记找到我,闲聊之余,我想起神仙寨在二十世纪60年代就有茶树存在。如今,这些茶树早已成为野茶树。”黄义超告诉记者,“我俩一商量,能不能利用这些野茶树在村里建设一个茶叶加工基地?”
黄义超有技术,神仙寨有茶树,朱楼村两委有支持。一拍即合之下,2020年5月,黄义超的茶厂建起来了。“黄义超自己本身就是脱贫户,他对脱贫有着切身体会。他的炒茶技艺在当地非常有名,当初找他就是看中这些。”罗明月介绍,朱楼村还专门将村部一片空地无偿提供给黄义超建设茶厂,支持他成为全村的致富带头人。
如何采摘茶叶?采下的茶叶又如何储存?黄义超手把手教给朱楼村村民。清明前,每天前来送鲜叶的村民多达百人。不少村民靠采茶又额外增加了3000元以上收入。73岁的张桂芳身子骨还很硬朗,得知黄义超建茶厂收购鲜叶,主动参与采摘队伍中。“黄老板人好,得知我是五保户,还给我采摘的鲜叶多加钱。没想到,今年还有了采茶的收入。”张桂芳兴奋地说。
一个人带富一群人,一个产业带富一个村。如今的朱楼村,茶香四溢,留守在村里的人个个喜笑颜开,小小的茶叶,在黄义超的手中炒出了“大产业”。“今年我们预计产量突破5000斤,专注于做高山茶、生态茶。希望通过茶产业,让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通过茶文化,让远道而来的游客品尝到正宗健康的信阳毛尖。”展望未来,黄义超满怀憧憬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