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运
昨日,从县城出发,一路向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笔者便来到了固始县南部山区的武庙集镇。这里是固始县茶叶的主产地之一。
“我在茶场干活,一年下来能挣一万多块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武庙集镇长江河村脱贫户郭祥楼说。
郭祥楼年过五旬,家里有8口人,5个孩子在上学,老母亲已经76岁了,且腿有残疾行动不便,妻子的病也时好时坏。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部压在郭祥楼一个人身上,让他喘不过气来。可是,他又不能撇下家人不管,独自外出打工,为了生计,只能在家门口干点零工。2017年,帮扶干部得知他家的情况后,就介绍他到附近茶场工作,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我在茶场炒茶,每年大概能挣5万块钱左右,真的帮我解决了很大的困难。这一切要感谢党的帮扶好政策。”与郭祥楼同在茶场工作的脱贫户杨国学感激地说。
近年来,固始县建基地、抓管理,实施良种工程,推广机械化生产,让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20年,全县茶园总面积16.2万亩,开采面积13.5万亩,茶叶总产量6000吨,实现产值9亿元。
全县114家规模茶企业和种茶大户,直接参与茶产业帮扶工作。据统计,1238户困难茶农通过流转土地,人均增收500元;562户困难茶农通过入股分红,人均增收800元;2280户困难茶农通过在茶企务工,人均收入6800元;1562困难家庭自主发展茶产业,人均增收4200元。
茶产业是固始县传统优势产业,有着较好的产业基础,在县域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固始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建立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茶产业,扩大了茶企业规模,提升了品牌知名度,提高了产业化程度,有力地助推了县域经济发展。涌现出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一家、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中国驰名商标3个、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家,以及县级茶叶龙头企业、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100多家。
固始县“电子商务+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九华山毛尖”“仰天雪绿”“十八盘毛尖”“青峰雲雾”“妙高茗茶”等固始茶叶品牌,已成长为信阳茶叶标志性品牌,产品远销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固始县先后获得“全国三绿工程示范县”“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2020年度茶业百强县”等荣誉称号。
“茶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比较多。特别是春季,我们主要需要采茶工比较多,平时我们聘用部分茶农修剪茶树。2020年春茶生产期间,全县春茶生产采茶工用量3万余人,人均收入5000元。我们县每年春季采茶可解决3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收1.5亿元以上。”皇姑山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说,“周末及节假日,我们这里常会有一些安徽的游客来体验茶旅。我们正在开发皇姑山旅游。”
放眼望去,远处是油茶花开的梯田、杜鹃尽染的山峦,茶园里三三两两的采茶姑娘正在飞快地舞动着指尖。皇姑山茶园,与九华山茶园、仰天洼茶园一山之隔,遥相呼应,形成了固始生态有机茶叶产业带。
固始县把茶产业和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茶旅融合发展道路。先后建成集“茶、竹、禅”为一体的观光游览区陈淋九华山万亩生态茶园、祖师千亩仰天雪绿优质无性系有机生态旅游观光茶园、武庙华阳湖千亩绿色生态旅游观光茶园等。众多茶旅融合旅游观光景点,吸引了大批县内外旅游观光者。2020年春季,前往固始茶区旅游观光者突破10万人次。
固始县山区丘陵多,适合油茶种植。目前,全县油茶种植面积2万余亩,实现年产油茶鲜果2800吨,产油200吨,综合产值3000余万元,油茶经济占到当地山丘区林地经济的40%以上。
固始县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优化油茶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油茶产业发展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要求重点乡镇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规划落地。整合项目资金,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促进林地要素向龙头企业和能人大户聚集,形成全县油茶产业基地建设以农户自主经营为基本形式、专业合作组织为重要形式、种植大户为生力军、龙头企业为主导力量的多元化模式。充分发挥林业(油茶)协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理念,跟踪督导针对重点基地、专业村镇、骨干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把增加资源总量摆在突出位置,在支持现有基地发展壮大的同时,培育建设一批上规模、有质量的新油茶产业基地。
为提高油茶产业科技软实力,发挥科技在推进油茶产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固始县不断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派出专门技术人员,从优质油茶的选苗、备耕、种植到抚育管理,进行全程免费跟踪指导。邀请国家、省、市油茶专家开办培训班,无偿印发油茶栽培技术手册5000多份,确保广大农户掌握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为更好地普及和推广油茶产业技术知识,定期组织培训,并派出26名林业高、中级工程师长期驻村,深入田间地头,由点带面,全面提升油茶科技水平。5年来,全县累计举办林业(油茶)技术培训18期,培养技术专家50余人,培训群众2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油茶科学种植水平。
固始县不断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油茶产业,即“公司投资经营,农户荒山入股”,按比例分成,使油茶企业和农户结成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农户和合作社按照三七分成合作,即农户用荒山入股占三成股份,合作社负责栽植及抚育管理占七成股份。同时,农户在自己家门口实现就业,得到额外的劳务报酬。这样既减轻了投资企业的资金压力,又促成了农户把油茶种植当成自己的产业来管理。”绿洲油茶合作社负责人说。
“油茶的栽种、除草、挖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季节性劳动,主要依靠当地群众。每年油茶大户及专业合作社签订季节性劳动农户超过3000人,年发放季节劳务工资280余万元;解决农户长期就业500余人,人均年工资超过20000元;带动全县100多个自然村2000多户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固始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固始县把油茶产业作为产业带富的抓手,走出了一条“靠山养山、养山兴山、兴山富民”的致富之路。
为助推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固始县将从战略高度对茶产业发展做出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规划,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大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茶树良种化步伐,推广先进茶叶生产技术,打造生态旅游观光茶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增加茶产品附加值,鼓励、支持发展“互联网+茶产业”,建立现代化茶产业生产营销体系,实现茶产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