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生活专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看青山绿水 品田园风情


郊乡游持续走热助推我市农旅融合

□本报记者 张 勇

4月18日傍晚,浉河区十三里桥乡街道上仍然熙熙攘攘。村民们提筐挑担在街道旁出售刚采摘的樱桃、草莓,商贩们骑着电动三轮车忙着收购,一些路过的私家车主也停车购买,一派热闹景象。

近几年,十三里桥乡巧打“草莓、樱桃”牌,以鲜果采摘、农家乐、乡村民宿等带动乡村游,壮大了田园经济,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现在,每逢双休日,环南湾湖公路车水马龙,市民郊乡游的热情持续走热。

不仅仅是十三里桥乡,在双休日,平桥区的郝堂村、新集村,罗山县的铁铺镇,商城县的金刚台风景区,新县田铺大塆,固始县的西九华山等,都成为市民近郊游的打卡地。人们看青山绿水、吃农家菜肴、住乡野民宿、品田园风情,在休闲放松之余,追寻记忆中的乡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用车辆的逐渐普及,双休日去农村日渐成为市民的首选。赏花观景,下地采摘,市民在尽享豫南农耕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市农旅融合。”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

往昔寂静的山乡,因郊乡游的兴起而热闹起来。随着短期、近距离农旅融合的持续走强,农旅产业也因势而变,在保持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创设丰富、体验感强的产业项目。“留得住人,才是乡村农旅产业发展的根本。‘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汇聚各种资本要素,支持发展完善农村道路、供水、网络、电网、物流等基础设施。同时,鼓励支持各类人才下乡,发展壮大农村产业,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河南上淮农垦项目负责人许朝林说。

许朝林说,做农旅项目,要体现豫南特色,结合当地人文实际,坚持个性化,不搞复制粘贴,做到一县一品、一村一景,把乡村游与研学、康养、美食、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同时,多开设体验式场景规划,让游客来了有看头、有玩头,来了有收获,来了还想来。只有这样,农旅融合才能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