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追寻初心 信阳印记”系列报道:

播撒火种 铸就丰碑


□本报记者 韩 蕾

93年前,中共豫东南特委在潢川县成立,豫东南革命的红色种子开始在这里播撒。如今,当踏进中共豫东南特委纪念地,看着纪念碑,读着碑文,那些峥嵘岁月好似就在眼前,让人热血沸腾。

昨日,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位于潢川县付店镇里棚村何塘村民组的中共豫东南特委纪念地,尽管这里仅有一个农家小院大小,但静谧而又庄严。走上台阶,纪念碑高高矗立,正面写着“中共豫东南五县特委纪念碑”,背面的碑文讲述了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过程以及做出的贡献,尽管碑文有些地方看不清楚,但却能感受到设立这座纪念碑时众人那满怀敬意的心境。

时间回溯至1928年,省委派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后之和豫南特委委员范易,到潢川组建中共南五县特委,中共潢川县委改属中共南五县特委,汪后之任书记,龚逸情、范易、陈唯光(特委秘书)为委员。

1928年3月18日,特委根据省委要求,组织共产党员、农民和青年学生举行大荒坡武装暴动。因领导组织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暴动失败,汪后之、范易、龚逸情等特委骨干以及多名党员中坚分子壮烈牺牲。“中共豫东南特委领导的大荒坡暴动虽然失败,但它打响了豫东南共产党领导武装暴动的第一枪,燃起了革命烈火,照亮了豫东南武装斗争的道路,为之后商城起义的成功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站在纪念碑前,潢川县委党史研究室三级主任科员唐晓辉向记者讲述着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的前后经过。

“之后,特委工作由陈唯光负责。同年4月,陈唯光在潢川县彭家店组织召开了会议,总结大荒坡暴动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且成立了临时特委。”唐晓辉告诉记者,陈唯光在潢川县彭家店郑长荣(中共党员)家中召开豫东南五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并决定成立由陈唯光、冯新宇、易宗邦、蒋明华等组成的临时特委,陈唯光任书记。同时,特委机关由潢川县城迁至付店镇里棚村何塘的董慕文(中共党员)家中。

1928年9月,中共南五县特委改建为豫东南特委,辖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新蔡七县。1929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豫东南特委。1961年,潢川县委公布中共豫东南特委纪念地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4月4日,恰好也是这一年的清明节,在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60周年之时,由潢川县付店镇发起,在中共潢川县委组织领导下修建的中共豫东南五县特委纪念碑在付店镇里棚村何塘村民组落成。

“我就住在何塘,每天都会经过这座纪念碑,也时常来打扫卫生。看着纪念碑我就想到叔叔董慕文。奶奶在世时,经常给后人念叨叔叔的事情。”董慕文的堂侄,已经70岁的董加良告诉记者,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潢川县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的基地,“每逢清明节,很多人都会前来祭拜。”

“尽管特委成立时间较短,但在这期间,特委广泛地向人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积极发展进步青年入党,发展壮大了党的武装力量,为宣传唤起人民群众的觉醒,组织领导革命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离开中共豫东南特委纪念地之前,唐晓辉看着纪念碑,铿锵有力地对记者说。

而如今,潢川人民依然秉承着90多年前革命先辈的遗志,发扬党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砥砺奋进,以实干笃定前行。

红色名片

中共豫东南五县特委纪念碑

1928年,中共潢川县委改属中共南五县特委。1928年9月,中共南五县特委改建为豫东南特委,下辖7县。1988年4月4日,在中共豫东南特委成立60周年之时,中共潢川县委在付店镇里棚村何塘村民组树立了纪念碑,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