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打补丁”与“破洞裤”


□王 博

清明假期近郊游发现,中青年人愈发多起来。在这类人群中,穿着“破洞裤”的人着实不少,成为另一种风景。联想起20世纪人们经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颇有感慨。

“打补丁”,就是在衣服破损的地方,剪一块布料用针线缝合。布料最好是相同的颜色,技法也讲究平针、回针、倒针和无痕隐针,让人看到像天衣无缝似的。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俱兴,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许多家庭的真实写照。虽然是艰苦的日子、朴素的生活,全国人民在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和热潮中都很健康快乐。

如今,人们看到的“破洞裤”有一刀切、矩形、猫爪痕等,破的程度和位置都让人们对时尚有了新的定义。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人类社会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联合国把每年10月31日定为“世界勤俭日”,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这一“补”一“破”,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审美观,无可厚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提升,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经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常“破”奢靡之风,常“补”精神之钙。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