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许晓悦)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出现了多次降温降水过程,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 根据市气象局提供的数据,2021年以来,我市平均气温7.1℃,较常年同期偏高2.9℃,较去年同期偏高0.9℃。日照时数311.1h,较常年同期偏多26h,较去年同期偏多97.1h。2月下旬以来全市多阴雨天气,累计降水量61.9mm,较常年同期偏多60%,较去年同期偏多41%。 全市气温偏高,日照偏多,降水充足,对农业生产整体有利。目前,土壤底墒充足,为小麦拔节、油菜开花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供应。多次降水过程增加了农田蓄水,为春耕备播奠定了基础。我市再生稻育秧集中在3月上旬,早稻育秧集中在3月下旬。2月下旬以来的几次降水过程增加了农田蓄水,保障了水稻种植用水需求,为春耕备播奠定了基础。降温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麦、油菜的旺长,增强了抵御可能发生倒春寒的能力。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阴雨过程也有利于杂草生长,给麦田除草增加了一定困难;当前农田的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据专家预测,今年我市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发生风险较高。 面对当前气候情况,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孙兆全说:“春季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协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预报,指导群众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夏粮丰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