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保仓
村容越来越靓,产业越来越火,口袋越来越鼓……成功创建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的淮滨县防胡镇蔡坡村,尊重乡村肌理,优化空间布局,提振集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托起村民的“宜居梦”,让“诗和远方”尽在眼前。
乡村振兴,没有产业不行。“不忘乡愁、因地制宜、人民至上”,近年来,蔡坡村以“一村一品”为发展目标,以“一株艾草、一棵构树”为主推方向,依托龙头企业带动,探索“公司+基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全村共种植构树1000亩、艾草3000亩,招商引资5000余万元,建立占地30亩艾草加工厂一座和占地20亩“构树羊”养殖基地1处,带动农户300余户,年户均增收1万元。村集体经济一年收益20多万元,逐步形成“组织建强、企业赚钱、集体增收、群众受益”四方共赢的局面。
对照省级人居环境示范村这一标准,蔡坡村分步实施“一点一线一区”的村庄建设总体布局:一点”即原生态示范点,“一线”即蔡防路沿线,“一区”即滨胡鑫区。累计投入资金近1600万元,硬化村组道路19公里,建成1100平方米文化广场一处,4000平方米游园一处,安装太阳能路灯300盏,栽植绿化树木3万余株,整治沟塘50处,渠道清淤10公里;建立垃圾池26座,配套垃圾桶200个,配备清运垃圾车辆1辆,旱厕改造650个,铺设污水管网3000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逐步达到一步一景。
思路新、投入大、示范引、成功建,只是宜居乡村的第一步,还得有日月运行、一寒一暑的制度保障。蔡坡村16个村民组划分为7个网格16个小片区,实行“1+1+1”管理模式,即村干部牵头、网格长督导、小片区长落实,“月评比、季观摩、年考核”,留住乡愁奔小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