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 奎 余 宣)近年来,上天梯管理区围绕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以发展绿色建材和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产业为契机,实施“七个一批”,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目前,该管理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17个、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4164.9万元。
出台一批政策文件,营造浓厚创新氛围。该管理区以制度创新筑牢科技创新基础,先后出台《上天梯管理区非金属矿产业规划(2020年-2025年)》《信阳市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意见(2020年-2025年)》等文件,从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全管理区非金属矿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发展作出了全面详细规划。
培育一批引领企业,壮大高新企业队伍。该管理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壮大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科技型企业群体。其中,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按照梯次培育模式,持续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甄选20家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源。
搭建一批研发平台,增强企业科研能力。该管理区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目前,已累计建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支持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科技部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同时,先后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等共建先进材料研发中心联合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核心技术研发和培训服务等工作,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引进一批科研团队,探索合作新机制。该管理区实施积极、有效、开放的人才政策,选育创新人才和团队,共引进宋少先(墨西哥院士)、严春杰(纳米功能材料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杨华明等3个科研创新团队,参与全区矿产资源评价、伴生矿分离、分子筛、高性能吸附材料等非金属功能材料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有效增强了科技企业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下一阶段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同时,加快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带动各类人才集聚,鼓励企业引进高学历、高技能人才。
实施一批示范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该管理区在稳步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拓宽应用领域,加强珍珠岩矿物功能材料、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支持金辉公司的“珍珠岩制砂膨胀工艺优化及技术集成”、大业公司的“铸造用活性除渣剂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科达公司与中南大学的“轻质石膏抹灰砂浆工艺配方优化”、武汉理工大学“伴生矿选矿工艺与装备设计”等项目技术研究和成果应用工作。
强化一批体系建设,助推企业再上台阶。该管理区指导企业建立产品标准体系、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品牌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四大体系”,大力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带动、标准引领“三大工程”,充分发挥标准与检测的战略性、基础性、引领性作用,突出品牌效应,引导企业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目前,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8项、团体标准4项、地方标准3项。
促进一批对外交流,共同推动产业发展。该管理区组建非金属矿工业协会,指导企业规范发展、抱团发展,叫响上天梯品牌。通过组建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和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珍珠岩分会,全面收集全国的珍珠岩市场行情和发展情况,进行技术研判,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服务。联合国内有珍珠岩技术创新的科研院所和机构,共同推进珍珠岩新产品的研发、技术改进和标准制定推广工作,推动国内珍珠岩产业技术进步和市场繁荣发展。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