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工作人员何福梅现场演示垃圾清运清扫一体化数字智能控制平台。
农村垃圾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关乎农村综合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过去,平桥的农村和很多地方一样,垃圾治理面临着量大面广、运输成本高,农村垃圾分类内无动力、外缺助力,难以常态化,垃圾处理经费不足等诸多难题。以云平台管理和智慧化服务,实现人多、车多、事多、设施多的远程管理,有效破解了农村垃圾治理的难题。
平桥区财政每年投资4200万元,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保洁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进4家专业环卫公司,按照农村人口比例足额配备保洁人员、垃圾桶、垃圾清运车辆和乡镇密闭式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高标准垃圾分类中心,从源头抓起,开展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治理农村垃圾,实现村庄由一时清洁向保持长期整洁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坑塘整治和污水治理,彻底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综合治理的难题。
增“气质” 乡村内涵大提升
泥土建造的茅草屋,稻草编织的小玩偶,旧屋改造的老茶馆,破车胎做成的小花坛,长满青苔的老石雕,在平桥区陆庙街道,每一处匠心独具的设计都让人心生感慨。而大明塘的神秘往事、夫妻树的感人故事、风光旖旎的金水河、名扬中州的凤凰台……这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更是让村庄散发出迷人的文化气息,让慕名而来的游客津津乐道。
在村庄清洁行动中,平桥区坚持做到尊重自然环境,不砍树、不填塘、不挖山、不扒房;尊重村庄肌理,注重保护老树、老屋、老墙、老井、老作坊;尊重群众意愿,怎么改、改成什么样,专家提建议,群众拿主意。
“旧的不去”并不一定意味着“新的不来”。换了一种方式生长的村子越变越美,回乡创业的乡亲越来越多。“空心村”平桥区兰店街道王寨村变成了“农旅结合的田园综合体”,建起了家庭农场采摘园、儿童水上乐园、自行车骑行道、月季园、农业体验园、民俗馆。如今,王寨村已发展农家乐5家、民宿11家、特色商店10余家,占地2200亩的宏润家庭农场、120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还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往日凋敝的村庄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桥区还将优化人居环境与生态产业、休闲旅游相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全域游,绘就了一条条连接东西、沟通南北、循环全域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大批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四美乡村”阔步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