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博 盛 鹏
通 讯 员 黄晓婉
昨日,首届信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周活动启动仪式在光山县举行。这是该县2018年荣列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以来的又一新高度,也标志着“十四五”开局之年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迈上新起点。
近年来,该县按照“统筹规划,规范建设,创新模式,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以完成“三级”组织架构为基础,以创新“党建+新时代文明实践+N”模式为重点,以推进“双星”创建为激励,在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围绕服务建网络。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心脏”,负责指导全县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工作。位于该县盛湾公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功孵化了22个志愿服务项目,新成立了20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46个民间志愿服务组织。与此同时,全县23个乡镇、街区实践所像“血管”,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364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同“骨骼”,成为文明实践工作的有力支撑。该县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协调建立理论政策、教育服务、法律普及等六大志愿服务平台,构建“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联动网络,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机构全覆盖。
——注重实践创品牌。为了统筹资源,该县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定位成以“党的建设为主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N)学习培训、乡村治理等”多个内容的综合性场所和阵地;将全县500多处服务阵地纳入文明实践平台。同时,注重发挥品牌引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立足县中心,充分发挥各所站、志愿服务队伍、职能单位优势,初步孵化了“红丝带爱心送考”“绿色阳光心理咨询”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典型项目;在实践中,注重“讲”“评”“帮”“乐”“节”。“讲”即全面深入宣讲,“评”即群众互动评议,“帮”即真情关爱帮扶,“乐”即多彩文化乐民,“节”即节日活动传承。按照县级抓总、乡镇承上启下、村具体实施的思路,规范建设五步工作运行机制和点单配送服务。
——突出文明树新风。2021年春节提倡“就地过年”,该县“绿色阳光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东岳村妇女儿童服务中心,为该村20余名留守儿童举办了“把爱带回家”团体心理辅导关爱活动。这是该县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的实践活动缩影。该县整合各类宣讲和志愿服务资源,组建志愿服务队伍352支,吸纳志愿者3万余人。与此同时,该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中心与融媒体中心建设深度融合,用线上“光山融媒”和线下“帮办员”两个平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140余场,受众3万余人次。
近年来,该县共评选出各类先进人物4200余人;全县有345个村、3500多户按照村《红白喜事操办标准》进行操办;在疫情防控中,该县万余名党员、群众志愿者,610余支志愿队伍,筑起一道道全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