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曾召银 周黎明)“这起农村低保案件的查处,说明你镇在农村低保、五保救助的动态调整中还存在管理漏洞,请你们结合此案开展专项以案促改,认真查找风险点,完善管理制度,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2月22日,商城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十二纪检监察组在一起案件查结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向鄢岗镇提出整改要求。
如何将“治标”的短效成果转化为“治本”的战略长效,进一步推进以案促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商城县纪委监委坚持逢案必改,切实做深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通过抓警示教育、查风险漏洞、盯整改落实,着力从制度机制上探索解决“纠而不止、屡治屡犯”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该县纪委监委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剖析典型案例、反面案例教育,以身边案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最大限度发挥身边典型案例和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的反面教材作用,以案明纪,举一反三,推动案发单位“逢案必警”,始终保持红灯常亮、警钟长鸣、震慑常在。引导党员干部时刻提醒自己不当“案外人”,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找出来,经常打扫思想灰尘,提高自身“免疫力”。
该县纪委监委把制度建设作为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的重点,推动构建长效管用、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将查办案件和深入调研结合起来,紧盯案件查办的每一个环节,深挖“风险点”,细查“空白区”,找准深层次共性问题和症结要害,从中查找思想滑坡、管理漏洞、制度空隙、责任缺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注重从源头上防范、从制度上规范,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和清理,把制度的短板补起来,把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拧紧,把制度的空白点填实,把管理的漏洞堵严,把缺位的责任扛牢。
以案促改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以案促“治”,要改在当下,治在长久。该县纪委监委要求各派驻纪检监察组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协助驻在单位党组织切实履行以案促改主体责任,通过召开警示教育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紧盯整改不放松。针对案件查办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驻在单位从思想根源、教育监督、制度机制等方面分析原因及危害,找“风险点”,深挖“痛点”,直击“病灶”。
“结合典型案件查办,及时开展由点带面的专项以案促改,深挖案件查办的‘附加值’,实现最大叠加效应,推动‘三不’贯通融合,实现查办一案、震慑一片、治理一方的综合效果。”该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孙涛表示。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