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书写水利大市时代新传奇


——全市水利扶贫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崔阳 童帅 通讯员 尚辰 邹冬冬

信阳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河流纵横交错,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千里淮河的三分之一横贯境内。

“十三五”以来,全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抢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机遇,以“四水同治”为统领,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水利扶贫为重点,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多项业绩位居全省前列,书写了水利大市的时代新传奇。

“四水同治”为统领 工程建设战犹酣

围绕省委省政府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四水同治”战略部署,信阳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四水同治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一横五纵三区”的水资源配置布局,明确了打造“千湖之市、生态水城”的建设目标。

启动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大洪河治理(淮滨段)、袁湾水库、中心城区调水及生态水系建设、浉河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等20项“四水同治”重点工程,涉及全市所有县(区)、管理区,规划总投资457亿元。其中,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和洪汝河治理(淮滨段)工程入选全省十大水利工程。

这20项重点工程建成后,不仅有利于构建均衡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大大提升防洪保安全、抗旱保丰收能力,更可修复改善流域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效发挥农业灌溉、城市供水、防洪排涝、生态补水等多方效益,为信阳打赢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百城提质和乡村振兴战略、改善人居环境夯实基础。

5年来,全市争取水利建设投资131.4亿元,建成了河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出山店水库工程,结束了淮河干流上游没有大型洪水控制性工程的历史;完成了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的淮河干流一般堤防加固工程;新建改建1116座大中小型水库,提前一年实现了“千湖市”建设目标;实施了光山县龙山等6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浉河等4条淮河重要支流系统治理、21个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完成南湾、鲇鱼山等19处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列入国家粮食核心区的产粮大县实现全覆盖;实施“山水田林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0平方公里。

这些水利建设,使全市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21.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48.7万亩。

河湖长制为抓手 生态环境美且新

“河长制促进了‘河长治’。”息县副总河长贾设说,息县境内淮河干流长75.4公里,有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1条,小水库19座,中型水闸3座。各级河长责任压得实,乡村河长干得实,河湖问题解决实,让全县河湖突出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小河流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和谐景象。

“问题在河里,根子在岸上。”为强化源头治理,息县集中整治黑臭水体,对城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开工兴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对城区污水全部截污纳管。同时,对全县1.2万多个坑塘堰坝等小微水体进行整治,以奖代补,整治5000立方米蓄水量以上塘堰1200多个;着手编制农村排水河道生态治理规划,计划治理202公里。

息县河长制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河长制奖励,并被省政府通报表彰,中央、省分别奖励资金1000万元。

2017年河湖长制实施以来,信阳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设立河长5285名,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0余万次;形成了1个总体方案、4项实施方案、11项工作制度的“1+4+11”河长制总体布局。

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了市检察院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建立了“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河长+巡河员”等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实行了清单式管理、网格化监管、常态化暗访、日常化管护等措施,开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信阳市水利局被评为全国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

2018年5月以来,全市严格落实中央、省领导批示,重拳出击、铁腕治理,滥采河砂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推进河砂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构建完善了“河长+警长、人防+技防、部门+属地”管理体系,建成了河砂管理视频监控平台,实现了河长和管理人员实时“掌上巡河”;规范合法采砂,建设标准化砂场28个,河砂便民超市91个,探索形成了以国有化经营为核心的河砂管理“信阳模式”。水利部、省水利厅先后5次到信阳调研,给予充分肯定。

在省政府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信阳连续三年保持在优秀方阵。出台的河南省首部河砂管理地方法规《信阳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2020年1月1日施行。

水利扶贫为重点 乡村振兴慨而慷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世界、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水利脱贫攻坚是脱贫攻坚14个重大专项任务中的重要方面。

“改造后的农村自来水口感不错,现在俺家终于告别了桶装水。”用上了户户通后的自来水,淮滨县栏杆街道赵楼村村民李金平感觉自己的幸福指数在提升。

自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淮滨县强化保障,共投入资金2.5亿元,聘请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机构,对饮水安全项目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工程科学安全。

对已建成的农村集中供水厂(站)周边的农村,优先依托现有的集中供水厂(站)的辐射扩网,采取管网延伸,供水到户;对人口居住集中,有好水源的地区,优先建设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供水工程,淮滨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

要通水,更要保证水质。淮滨县多次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对全县62处供水厂(站)的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同时,该县还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制定供水突发性事件预案,编制水污染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

此外,每年还组织各供水厂(站)技术负责人进行两次集中培训,确保全县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农村饮水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底线任务,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影响到贫困人口的脱贫退出,事关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

“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争取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资金14.53亿元,其中中央资金3.08亿元,省级资金2.61亿元,县级投入8.84亿元。涉及行政村2350个,受益总人口446.5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2.27万人。全市集中供水率达到8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3%,贫困人口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完成2020年的总体目标。

市水利局从局机关和局直属二级机构抽调60名科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10个督查巡查组,采取跟踪督导、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每月开展一次督查巡查;督查巡查组人员所承担的任务和责任与所包县(区)水利脱贫攻坚工作同任务、同责任。

出台《信阳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管护主体及责任。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三项制度”已全部落实,到位农村饮水安全维修养护资金6212万元。

5年间,全市统筹推进水利行业扶贫,累计倾斜安排项目资金38.68亿元;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资金6.5亿元,安排移民后扶项目3000余个,惠及移民24.34万人。

东风送暖花千树,飞马迎春桃李园。告别过去,展望未来,信阳将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从市情水情出发,充分发挥信阳水资源优势,在“十四五”期间统筹谋划和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水利工程,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需求,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