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保群 聂 品
昨日,罗山县庙仙乡高庄村官庄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香菇基地的院子里,一堆堆木材渣有序堆放着,不时有一辆铲车将这些木材渣铲起,倒进旁边一台轰鸣的机器里。“别小看这些木材渣,它可造出我们基地的‘金疙瘩’。”该公司负责人姜涛告诉记者。
原来,这些木材渣是做香菇菌袋的原料。在这里,香菇菌袋的灌装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香菇基地的生产车间大致分为两个区域:原材料区域和加工区域。在原材料区域,木材渣、泥土、麦麸等各自有序堆放。铲车师傅将这些原材料按一定比例铲进搅拌机里,搅拌后经传送带分别传送至4组分装口。在每个分装口,两名工人分左右熟练配合,只需几秒钟,一个菌袋就装好了,然后再包扎。菌袋灌装完成后,再根据客户或基地需要进行灌种。
“一般情况下,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3000元左右。天气暖和的时候,香菇生长较快,有的工人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工资。”姜涛介绍。
除了让村民在基地务工,该公司还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以香菇种植基地为“树干”,负责加工销售;以合作社为“树枝”,负责组织生产和管理服务;以贫困户为“树叶”,负责生产劳动,形成了“干壮枝繁叶茂”的效果。脱贫户如果愿意种植,公司只是象征性地收取菌棒费用。附近村民也可以选择自己种植,公司提供菌棒和技术支持。村民们生产的香菇,可以自产自销,也可以卖给该公司,价格不低于市场价。村民们还可以承包香菇基地的大棚……形式多样的创收方式,正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香菇的价格还不错,均价在7元左右,对群众来说又是个丰收年。”看着大棚里的香菇,姜涛喜笑颜开。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