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邹 乐
淮河水奔腾不息,大别山岿然屹立,共同见证着信阳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
如今,穷困、贫苦,湮没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申城大地一派幸福的民生图景。
全市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8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区域性整体贫困有效解决……880万老区儿女共同迈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信阳的新征程。
回首来路,忘不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为民情怀,忘不了广大干部群众咬住目标攻坚克难、决战贫困的奋斗历程。
聚焦精准,强化举措握指成拳
摆脱贫困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脱贫故事的背后,都有一整套精准细密的政策、一连串创新务实的举措。
“看着这么多的订单不断涌来,咱养殖蛋鸡的创业信心更足了哩。”说起自己的养殖场,梅如福笑得合不拢嘴。
梅如福是商城县鄢岗镇阮岗村人,早年一直在外面做零活维持家庭,因为腿有残疾,还要给有智力残疾的儿子治病,家里生活一度很困难。2016年被识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开始了蛋鸡养殖的创业之路。现在,梅如福的鸡舍养殖蛋鸡7000余只,日产鸡蛋6000余枚,去年光卖鸡蛋这一项,收入就有50多万元,不仅实现了稳定脱贫,还成为了鄢岗镇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先进典型。
和梅如福一样,日子越过越好的还有平桥区洋河镇吕老堂村村民吕顺新。吕顺新、杜明玉老两口都患有慢性病,基本丧失劳动力,儿媳吕慧患有精神疾病,一家六口人仅靠六亩薄田和儿子吕为志外出务工挣的钱维持生活。2017年被识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2+N”滋润种植养殖、金融扶贫“户贷户用”、参与公益性岗位等扶贫项目的落实和一家人的努力,吕顺新不仅顺利摘帽,养殖场规模也越办越大,收入也越来越高。
“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是市委、市政府对信阳人民的庄严承诺。
医疗保障“脱穷境”。健康扶贫“3+2+N”医疗保障模式基本形成,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普遍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贫困人口合规药费平均报销在90%以上。
教育扶贫“拔穷根”。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净入学率100%,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175.72万人次,下发资助资金16.08亿元。
安居工程“挪穷窝”。全市共实施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33户37725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22个,圆满完成搬迁任务。
兜底保障“解穷忧”。先后出台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一系列兜底保障脱贫政策,对困难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如今,一场又一场硬仗打下来,真诚淳朴的笑容洋溢在群众脸上,成为脱贫攻坚最好的注脚。
因地制宜,牵紧产业扶贫“牛鼻子”
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摘“穷帽”、拔“穷根”,实现长远发展的根本之策。
1月25日早上6时许,王涛便早早起了床。他首先开车来到信阳市大别山农产品批发市场,把店里从事莲藕交易的工人带回浉河区双井街道,然后再赶到公司生产“糯米藕”。
一土家藕制品加工厂是王涛注册的公司,位于双井街道何寨村。“昔日的双井,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经济效益不高,就是浉河区的‘北大荒’。现在,有了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我们这里也变成交通便利、物产丰饶的‘北大仓’,这里的群众也都跟着脱贫致富了!”双井街道宣传委员余红玲笑着说。
立足特色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我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主渠道,全力打造“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模式。
特色农产品种植、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光伏扶贫等快速发展,股金、租金、薪金“三金”带贫模式更加完善,越来越多的群众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
“特纤饼干,营养又健康……”昨日,记者走进淮滨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农产品展示区,见到淮滨县沐鑫实业有限公司主播艾琳正在进行抖音直播带货。
艾琳的抖音直播间里粉丝纷纷刷屏:“你们的特色农产品我买了好几次,吃着确实感觉不一样!”“我还要买点‘鸡头米’”……
放眼展示区,这里货架上摆放着淮滨县各类特色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这里的农特产品主要来自全县700多个专业合作社,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助推全县农产品卖得快、卖得好,增加贫困户收入。”该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刘庆介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变‘输血’为‘造血’”——这些常挂在扶贫干部嘴上的话,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产业扶贫的重要性。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范基地1941个,累计带动贫困村860个、贫困户9.4万户、贫困人口30.1万人脱贫,覆盖率93.5%。
接续推进,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并不意味着没有贫困。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继续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坚持“四个不摘”,扶持促进扶贫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帮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水泥路交错相通,清澈的池塘远近相映,密密的桂花树、松树、香樟树迎风挺立,冬日的商城县上石桥镇堆塘村的华铭生态园别有一番景致。
60多岁的尹文术老人已在生态园里工作了3年多,主要任务是修剪花枝、除草、卫生保洁和水稻管理。“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每月工资2800元,每天中午还管一顿饭。想不到,像我这么大岁数的老头子,还能在家门口轻松挣钱!”尹文术笑呵呵地说。
“生态园目前流转土地1000余亩,通过多种经营模式已带动520户贫困户脱贫。”华铭生态园负责人张克涛说,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模式,融合农事活动与休闲旅游度假,打造休闲垂钓、旅游观光、节日踏青等服务项目,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腰包鼓起来、生活美起来。
把特色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渠道,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扶贫资源,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脱贫优势,增强“造血”能力,打开贫困户产业增收“无障碍”脱贫通道,架起衔接乡村振兴的“金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将在继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形成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坚定地说。
路在脚下,希望在前。880万老区儿女正用实际行动,共同描绘出一幅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美好画卷。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