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崔 阳 通讯员 刘明国 方若龙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
一年来,信阳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牵引,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信阳为契机,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配套政策保障,强化督导考核,完善动态管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面完成三年行动方案,使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持续、稳步、向好发展。
政府买单 垃圾治理达省标
“俺家人早就习惯分类扔垃圾了,谁不想让家门口干净漂亮呢!”昨日,光山县泼陂河镇黄涂湾村村民李利民一大早打扫完自家庭院,将厨余垃圾倒进院子外一个标有“可腐烂”的绿色垃圾桶内,清扫的塑料袋、烟头等生活垃圾则倒进一旁的黑色“不可腐烂”桶。
光山县通过实施农村环卫一体化,整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75个,建立阳光堆肥房18座,垃圾中转站37座,投放各类垃圾桶23798个,实施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每年投入6200万元用于垃圾清运及人员工资,使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被总结为“光山经验”在全省学习推广。
全市通过落实环卫保洁长效机制,提高垃圾清运管理效率、加强垃圾收运设施建设、建立日常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各县(区)积极推广光山供销社牵头搞换位一体的经验模式,目前基本完成了陈年垃圾的清理工作。各县(区)的农村生活垃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或PPP模式已进入市场化运作,由专业环卫公司参与农村垃圾清运、处理。乡村“户清扫分类,村组收集,乡镇转运,县统一处理”的保洁机制逐步形成。
目前,全市配备保洁员队伍1.92万人,配备比例超过省定2‰的标准,所有县(区)都通过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达标验收。
分门别类
“厕所革命”推向前
信阳在巩固提升已改户厕所质量的基础上,重点突出283个行政村整村推进、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厕所革命”工作开展。
开展“旱厕清零”。2019年,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中“五大行动”其中一项就是“旱厕清零”,去年底逐步实现了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旅游线路两侧和乡镇集镇所在地、中心村基本消除旱厕。
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的技术模式,不简单照搬照抄,不把改厕简单当作改水冲式厕所,对一时拿不准的技术模式先试点示范,经过测试验证后再决定是否推广。同时针对不同模式解决好粪污出口问题,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息县不断创新改厕模式,把户厕改造与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美丽庭院、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一体谋划、同步建设。
保证改厕质量。严把改厕“十关”,加强质量监管,建立严格的质量把关机制,从产品设备质量到施工质量,建立全流程的选购、监督和验收把关制度,确保新改厕所好用、管用。
注重后期管护。把农村厕所后期运营管护交给具备相应实力及改厕经验的第三方机构运作,同时进一步健全镇村两级管理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做好改厕后续工作,确保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巩固和扩大农村改厕工作成果,逐步完善改厕的长效管护机制。
梯次推进 污水治理有侧重
黑臭水体治理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更关系城市卫生文明。
平桥区对中心城区6处内河和20处湖、塘、堰进行治理,让河道变清,环境变美,城市更宜居!
完成雨污分流。平桥区以混凝土夯实基础,将排污管道铺设加固完毕,每隔50米-100米设置污水收集井,将污水汇入主污水管道之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以此实现城市污水的无公害排放。
污水管是条闭合管道,跟雨水收入口不再相连,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不仅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污水处理效率也大大提高。
平桥区还在邢集、兰店、震雷山等乡镇试点引进“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德国自动化控制系统”一体化小型设备,同步处理农村灰水、黑水,实现村庄生活污水、厕所粪污同收同治。
全市灵活运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开展简便、适用、有效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侧重于梯次推进,率先完成乡(镇)政府所在地、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流两侧、交通干线沿线村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积极推广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的平桥区经验。目前,88%的乡(镇)政府所在地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污水治理率达到32.8%。
循环利用
弃物处置效率高
位于淮滨产业集聚区的迦百农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与加拿大GF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采用国内有名的MBD生物催眠技术,具有耐旱、耐寒、耐高温等特点,可以对农业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用秸秆等)进行生物无害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物料制造成有机的微生物肥料,使之变废为宝。
其生产的微生物肥料系列产品,具有无污染、无公害、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等优点,能够克服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弊端。经过全国多个省市不同作物使用,粮食作物增产15%以上,经济作物增产25%以上,并能种肥同播,更加方便农民使用。
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的生态循环是整个世界努力的方向。全市通过加快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推广种养结合模式、实施规模化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建立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循环利用,推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减少污染,取得很大成效。
目前,全市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8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2%,废旧农膜回收和综合利用率86%,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
示范带动
村容村貌焕然新
在持续推进“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的基础上,以示范村创建为抓手,结合“三美共创”、两项专项行动(创建“美丽家园”、提升“户容户貌”),全市边示范、边推广,分步骤扩大示范效应。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新县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以“四美乡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品变礼品,从而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所有乡镇均为国家级生态乡镇,106个村创建为省市生态村。
围绕美丽小镇、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乡村振兴试点村,全市以点带面、连点成线、联面成片,促进区域治理,不断扩大区域辐射力。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达标村、示范村的基础上,继续提升村庄管理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按照《信阳市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的“54321”工程要求,持续加强对全市143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巩固和提升。
市县两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整合涉农资金40亿元,创建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672个、达标村1319个,创建各级文明村镇837个,国家级绿色村庄76个,省级生态村177个;获得除绿色村庄以外的部级荣誉39项,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项。
长效管护
规划编制全覆盖
做好乡村规划,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新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全市在村庄规划编制上坚持三个原则。
在编制方法上,创新了村民主体、政府组织、技术支撑的编制机制,组织村民全程参与规划编制,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村庄;建立了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尊重村民意愿,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优先解决村民急需的人居环境短板问题,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强调村民主导规划编制结合村庄现状,并反复征求村民意见,形成项目建设清单和发展需求清单。
在规划内容上,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村镇规划编制,开展“百镇千村规划先行”专项行动,鼓励推行“多规合一”。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市城乡规划管理部门每半年对全市《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发放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调因地制宜和规划管控,重点明确村庄的“三生”空间,划定村庄建设用地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耕地保护红线。
在规划成果上,强调简洁易懂和便于普及。按照“一图一表一说明”(村庄规划图、项目配建表和规划说明书)的表达形式,把专业规划成果简单明了的展示出来,老百姓一看就懂。目前,村庄规划编制完成比例100%。
站在由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革命老区的信阳,将继续弘扬大别山精神,直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硬指标、硬任务,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提前谋划下一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向着诗意栖居的梦想迈进。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