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华
“你在家把孩子带好。我在这打工,工资稳定。”日前,淮滨县固城乡詹营村村民王学敏接听着丈夫从浙江金华打来的电话。
几年前,王学敏的生活还是一片黑暗,两个儿子智力残疾,自己和丈夫整天照顾父母和孩子,无暇打工,生活狼狈。王学敏笑着说:“县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了解俺家情况后,将两个孩子送去特殊学校上课。俺老公这才有精力出去打工,一个月工资6000元。我又要了一个闺女,很聪明,我们俩日子这才有了奔头!”
让王学敏生活出现重大转折的是,淮滨县创新实施精准脱贫到户的“1+N+M”模式。
“1”是指一项主要支撑,就业创业稳增收。淮滨县委要求增强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扶持贫困群众创业就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累计培训1204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867人。引导奖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和务工就业,年务工人均收入4000元、5000元、6000元以上,每户分别给予500元、800元、1000元不等务工奖补,仅仅2019年,就发放务工奖补1577.89万元。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发公益性服务岗位5370个。目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15352户,全部达到一人以上就业,有了稳定的增收渠道或收入来源。
“N”项产业叠加,特色产业带民富。淮滨县实施产业扶贫“多彩田园”示范工程,明确了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扶贫车间、光伏发电、电商扶贫5大类26项特色产业,围绕26项特色产业,建成26个“党建联盟+产业联盟”,新培育壮大了50家龙头企业,发展带贫企业138家,吸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52个。
“M”项政策保障,应享尽享无遗漏。淮滨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和核心指标,落实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社会保障等“五个保障到人”,确保各项扶贫政策到户到人。
“以王学敏为例,其家属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元,一年在外务工8个月,有了48000元。王学敏在家种植小麦、水稻、花生,加上享受光伏发电,‘N’中也可收入7000多元。‘M’中我们帮她两个儿子申请政策兜底,残疾人救助,加上到户增收、务工奖补,一年也有一万多元。现在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年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淮滨县扶贫办主任王海平介绍,“党的政策好,给予好机会,自己再努力干,肯定能脱贫!”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