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绪伟
“77只!第一次发现这么大的越冬种群!”这两天,正在商城县鲇鱼山水库开展鸟类监测的李长看一直沉浸在兴奋中。
身为河南省鸟类专家、郑州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郑州自然博物馆馆长,李长看坦言,这是中华秋沙鸭种群在河南越冬的最高纪录,意义重大。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唯一的雁鸭类,也是中国特有物种,被誉为“会飞的大熊猫”。
中华秋沙鸭对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要求极其挑剔,只在没有污染的河流附近生活,以野生鱼类、两栖类和河中昆虫为食。因此,中华秋沙鸭数量多寡也是衡量当地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指标。
此前,商城县林业部门和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在当地观测到中华秋沙鸭种群。近日,李长看带领调研团队,分三队专程深入鲇鱼山水库达权店、吴河、汤泉池三处水域,开展中华秋沙鸭同步监测。他们通过照相机、望远镜等监测,记录下中华秋沙鸭出现时间、数量、雌雄、所处经纬度、伴生鸟类、生活环境等情况。监测发现,三处水域共有中华秋沙鸭77只,是河南省该种群数量分布最多的区域。“在一个小范围内竟发现数量如此多的中华秋沙鸭,实属罕见!”李长看感慨道。
“这么多数量的中华秋沙鸭选择在商城越冬,并非偶然,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生态保护的信心和决心。”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万文侠表示,今后,保护区将强化与河南省鸟类学会的联系合作,积极谋划中华秋沙鸭科研基地建设项目,持续加强中华秋沙鸭科研监测和保护工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