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现供职于信阳农林学院的张琰是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大别山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信阳市拔尖人才”“信阳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省市项目多项,完成科研成果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19年,张琰被选派到光山县富民油茶专业合作社,开展信阳油茶优质栽培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一年来,在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的大力关怀支持下,在光山县科技局和服务单位的大力帮助下,按照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要求,张琰率领团队面向光山县,立足服务企业,围绕河南省油茶产业的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全力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帮助企业开展科技攻关和人才培训,着力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大大促进了油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河南省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广科技,促进产业发展
张琰紧紧围绕提升河南省油茶产业技术创新开展技术服务,一方面推广油茶芽苗砧嫁接快繁技术,协助服务公司建成油茶良种繁育基地200余亩,从油茶嫁接采穗圃的建立,芽苗嫁接种子贮藏、繁育,接穗截取到嫁接过程操作及绑扎,嫁接苗的除萌、除草、肥水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指导和服务,实现了年繁育优良苗木400万株左右,优质苗木出圃率在85%以上,满足光山县和周边市县油茶种植需要;另一方面,与服务企业联合组建河南省大别山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科技攻关,创立了河南大别山区油茶良种快繁技术体系,使油茶种苗快繁成活率、苗木出圃率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大力推广油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全面提升河南大别山区油茶种植水平,通过从国内引进长林系列油茶优良品种,并开展了优良品种筛选和栽培技术研究,创立了河南大别山油茶北缘区优质栽培技术体系,解决了河南大别山区油茶栽培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确定了以长林4号、18号、40号、53号等适宜河南省大别山区种植的油茶优良品种,解决了河南大别山区油茶种植密度、适宜栽培区域,种植成活率,肥水一体化管理,病虫草害绿色发展等关键技术,建立了油茶优质、高效栽培示范基地500亩,不断提升油茶种植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目前,园区油茶林地逐步进入盛果期,亩产油茶鲜果有望达到1200斤以上。
拓展思路,提升发展质量
多年来,张琰率领团队与对接企业积极开展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针对河南大别山区油茶产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2019年,根据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状况,参加了市政府组织的油茶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了对信阳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重点推广了油茶林下套种迷迭香等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新技术,通过油茶林套种迷迭香,在保证油茶快速生长的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林地的多层次利用。积极开发迷迭香产品,迷迭香在药用、香料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企业可以结合当地产业的发展情况,在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的同时,还可以开发茶饮料及香料产品,从而带动迷迭香种植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形成新的产业链,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加强培训,培养乡土人才
张琰围绕油茶产业发展开展人才培训,通过举办大型培训班、现场指导培训等方式,不断培训乡土技术人才。他全年到企业开展服务30余天,开展专项培训班2次,现场培训30余次,培训嫁接技术熟练操作工300余人,油茶种植管理乡土人才400人以上。
大力研发,延长产业链条
张琰围绕油茶产业全产业链开展科技合作与科技攻关,不断延长油茶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协助企业引进以低温冷榨冷提工艺为核心的茶油制取技术,建立生产流水线,实现年产茶油3万吨的规模,并逐步实现从油茶饼粕、果壳中提取茶皂素、茶多酚等物质,进行精细化产品开发,不断延长产品附加值。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服务企业为核心,围绕光山县油茶产业的提升和发展,加大良种培育力度,协助企业建成油茶高标准示范园区,统筹推进油茶生产、研发培训、茶旅融合、精深加工,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科技助推产业扶贫。”展望未来工作时,张琰信心十足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