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近期,我市接连召开安全生产会议,部署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岁末年初安全形势稳定。
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期,从客观因素来看,雨雪冰冻、大风寒流、团雾等灾害性天气增加,各类风险隐患交织叠加,容易形成安全隐患;从主观条件来看,冬季用气用电用火等需求量增加,室内聚集活动增多,人流、车流、物流集中,增加了安全生产的监管难度。
安全生产人命关天,如果做不到“万无一失”,就会“一失万无”。防范化解安全生产事故,不仅需要治已病的“末端治理”,也需要治未病的“源头防控”,能防患于未然,才能行稳致远。换句话说,防范化解安全生产事故,既需要依靠政府部门的监管出击,更需要安全生产主体时刻警惕,两者共同发力才能形成安全保障的合力。
要在监管上下大功夫,各级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务必狠抓重点领域治理,结合我市实际,突出抓好道路运输、建筑、化工、非煤矿山等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同时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到位。
各企业经营主体更要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在企业生产过程中,违规行为多提醒一下,典型案例多通报一下,安全警示多教育一下,应急预案多梳理一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很多安全隐患可能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中得以化解。
安全生产无小事,事故警钟应长鸣。我们务必从事故中深刻汲取教训,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时刻刻都要绷紧神经、如履薄冰,以坚决的态度强化执行,以最严厉的措施狠抓落实,防患于未然,化解风险,为明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