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强毛 韩 珏
田铺大塆的村民们是2014年开始逐步富起来的。田铺大塆这个村庄也是从那时开始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美的。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铺大塆,沿着曲折别致的村间小路,走进一家家创客小店,询问手工艺品销路、民宿入住率、小卖部经营等状况后,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
在“老家寒舍”民宿店,习近平仔细察看服务设施,同店主韩光莹一家围坐在一起交谈。韩光莹告诉总书记,他是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近年来靠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还带动乡亲们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习近平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新县地处豫南大别山腹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将军县,因红扬名。革命战争年代,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为革命献出了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户户出红军”是对新县革命斗争历史的真实写照。新县田铺乡是一代传奇名将许世友的故乡,“生为国尽忠,死为母尽孝”。许世友是我们国家倡导火葬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特许土葬的共和国将军。许世友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个性,特殊的贡献,忠国孝母的情怀,如愿回归故里,为大家所敬仰。凡是来新县旅游的游客,都会自然而然地去瞻仰许世友将军墓。田铺大塆距离许世友将军故里景区7.5公里,也是去往许世友将军故里的必经之路,是田铺乡的一个小山村。田铺大塆本身流传下来很多红色故事,土地革命时期,田铺大塆许多青壮年参加红军,绝大多数都为革命壮烈牺牲,这里至今还保留着韩家寨歼灭战遗址。就是这个小山村,在脱贫攻坚中脱颖而出。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到这里实地了解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的宣传,不仅中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了河南省新县田铺乡有个富裕美丽的乡村叫田铺大塆。
田铺大塆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且村民们都姓韩,没有一户外姓。据村史记载,他们是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后裔。元末乱世,韩世忠六世孙韩荣卿带着妻小,牵着一头牛由湖北黄陂走进了大别山中,漫漫长途,在哪里安家呢?牛到这里不再走了。韩荣卿便在这里落脚,繁衍生息一直到现在。后人为了感恩那头牛,还在村头建了座牛的雕塑。雕塑长8米,高5米,全部由废钢材搭成外架,用大小鹅卵石堆叠而成。牛高大威猛,日夜屹立在那里,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大塆人如老牛般默默奉献的精神。传说那时的田铺大塆,人丁兴旺,是大别山中热闹繁盛的村庄。斗转星移,时代变迁,田铺大塆的村民们却没有像先人们传说那样富裕美满。田铺大塆,坐落在青龙岭山下,三面环山,森林覆盖率87%,天然氧吧。一面环水,村前一条小河清澈见底潺潺流过,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村里房屋始建于民国初期,房屋多为土坯墙体,斜顶瓦房的独特建筑形式,为典型的豫南民居。村里共有82户人家、304人,历来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为主,没有支柱产业,村民收入低。2013年以前还是个比较穷的地方。绝大多数青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家务农、上学。有的村民打工挣了钱,在城里买了房子,有的在集镇上盖了楼房。村里的老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倒塌了不少,部分古建筑也面临消失的危险。整个村子环境脏乱差,晴天漫天灰尘,雨天遍地是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指导全国扶贫攻坚战。同年,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北京绿十字、中共新县县委、新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确定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和古色乡村资源,大力开展乡村旅游,振兴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路。2014年,田铺大塆被确定为省级美丽乡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为了使田铺大塆快速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曾设计打造信阳郝堂村的规划设计团队被引进。他们在规划设计田铺大塆时,非常重视对乡村原生态的保护和挖掘,不搞大拆大建,而是在村子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和升级改造,修旧如旧,并融入现代生活元素,恢复原有的黄墙黛瓦,总体格局不变。同年底,田铺乡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规划设计要求,对田铺大塆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进行了综合整治。改造之后,既保持了传统村落的原来的特色风貌,又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2015年,田铺大塆三色农耕园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蔓乡文化旅游投资管理公司合作,打造河南省首个创客小镇。他们将创客平台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把创业创新融入美丽山水,以时尚元素增辉传统村落,打造了二十家特色小店,开发了品类丰富,层次多元的乡村旅游产品,很快就使这个黄墙黛瓦的百年古村华丽转身。独具特色的创客小镇吸引了八方游客,尤其是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地区的创客们,聚集到田铺大塆创业创新,经营诗和远方,把田铺大塆的经济发展搞得风生水起,给游客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家寒舍”
韩光莹是2016年决定从韩国辞职回村开办民宿的。韩光莹是地地道道的田铺大塆人,他下决心辞去韩国的工作回村创业,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多年打工的丰富经历和善于吸收多方长处的经验积累,用独特的眼光,看到了村里大有作为的发展前景。
1992年,韩光莹高考以6分之差与大学擦肩而过,他梦寐以求走先辈们参军报国之路也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韩光莹出生在一个红色家庭里,爷爷是伤残老红军,三爷爷是红军烈士。父亲是村里的老党员,当过大队会计、公社综合厂厂长。两个愿望都落空,这使得韩光莹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好同村里其他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闯世界。
韩光莹在打工的那些日子里,先是去广东珠海砍过甘蔗,继而到河南漯河修过公路,然后到郑州附近的一家国有企业工作。经过多年的辛勤劳作,韩光莹从一名工人,提升为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和公司办公室主任。这期间,韩光莹不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学到了一些技术和管理经验,娶妻生了孩子,一家人过着稳定的生活。正当生活步入佳境时,没料到的是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家国有企业被迫停产倒闭。韩光莹和妻子也因此双双失业,不得不带着孩子回到了家乡。那年,韩光莹的儿子韩建东10岁。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韩强毛,原信阳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信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曾获全国青年报刊“好新闻好作品”优秀作品奖、全军“时代呼唤雷锋精神”优秀征文奖、中国“时代新闻人物”报告文学征文特等奖、中国报告文学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征文一等奖。报告文学《情有多远》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出版文学作品集《情有多远》《正能量报告》(解放军出版社),《士兵命运交响曲》(海潮出版社)等。 韩珏,军队自主择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