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 鼎 刘 翔 韩 蕾
今年,浉河区柳林乡讲约台村尝试的稻虾混合种养成功了,不仅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也让经济生态双赢敲响了乡村振兴新鼓点。
“稻虾共作可以让一块地两用,也有两份收益,这对于村民来说是件好事,也让村里有了产业支撑。”12月7日,在讲约台村,驻村第一书记冯世虎指着靠近村部的一片片水塘对记者说,“这里以前都是撂荒的地,现在是稻虾共作基地,收割水稻和捕虾的时候,可热闹了。”
站在田埂上,看着一片片被围栏围住的水塘和稻田,记者仿佛看到了正在田里收割的村民,看到了一只只活蹦乱跳的小龙虾,更看到了村民脸上对于丰收的喜悦。“如何脱贫?脱贫之后如何不返贫?那需要有产业支撑。通过外出观摩,我们觉得稻虾共作是个很有前景的产业,就决定把这个产业引进我们村。”冯世虎说。
“我一直从事水产养殖行业,2017年11月份回乡后,发现村里到处都是撂荒的地,看着很心痛,就想着能做点啥,来带动村里发展,帮助村民增收。”讲约台村农益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辉告诉记者,通过考察发现,村里水资源很充沛,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于是2018年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撂荒的耕地,发展稻鱼、稻虾共作。
找准路子就要大胆去干。通过两年的努力,今年,讲约台村的稻虾共作初具规模,实现了传统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绿色化生产,村民也增加了收入。
“村民在得到土地流转费的同时,还能来基地务工得到务工费。”侯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们的小龙虾是捕大留小,出售的都是7钱以上的小龙虾,一亩稻田一季可以产出小龙虾200斤左右,尽管今年价格较往年略有下降,但除去所有开支利润也在3000元左右。而我们种的又是无污染、无公害的老品种水稻,虽然产量不高,附加值却很高,很受市场欢迎,平均价格每斤在15元左右,除去各种开支每亩收益也有3000元左右,再加上小龙虾的收益,一亩能增收大约6000元。”
“稻虾共作达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实现‘以渔促稻、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发展目标。”采访结束时,冯世虎表示,村里除了小龙虾、水稻,还有生态鸡蛋、生态蜂蜜等农产品,“相信未来的讲约台村,在致富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