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迎河柑橘迎新机


□本报记者 马依钒

近日,记者在固始县胡族铺镇迎河村采访时,说起村里的柑橘,当地干群几乎众口一词:“不是所有的柑橘都叫迎河柑橘!”村民捧着柑橘说,村干部拍着胸脯说,乡镇干部翻出检测数据说——角度各有不同,但流露的信心、憧憬如出一辙。

“种上柑橘树,早晚能致富。”说这话时,村民蔡培祥分装着刚剪下来的柑橘,有黄澄澄的柑橘衬托,蔡培祥黑黝黝的笑脸分外鲜活。

种植第三年,进入盛果期,蔡培祥的2亩柑橘树今年产量超过1000斤。“迎河柑橘好吃,销路不愁,每斤能卖四五元。随着树龄的增长,产量也会越来越高。”蔡培祥的“柑橘账”算得明白。

迎河柑橘有来头。迎河村紧靠淮河支流灌河,素有“中原柑橘村”之称,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柑橘产区,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柑橘树有近300年历史。据固始县志和宁波天一阁藏书记载,清乾隆年间,固始县迎河李姓知府从湖北带回柑橘,植于花园以便观赏。后由清代固始籍状元吴其濬带入宫中,成为宫廷贡品。1978年正式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迎河柑橘”。

“地处纬度高,土壤条件好,昼夜温差大,花果期长,迎河柑橘汁多肉厚味甜。”胡族铺镇宣传委员王显海介绍,经权威机构检验,迎河柑橘富含柑橘甙和柠檬苦素等微量元素,并通过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中秋节后,近两个月的柑橘收获期,到迎河村采摘旅游、考察订货的客人逐年增多。

人均不足七分地的迎河村曾是国家级贫困村,种植柑橘是群众脱贫致富的良方。近年来,以迎河村为中心,胡族铺镇发展柑橘连片种植。目前,全镇9个村共种植柑橘树近2万棵,引进的柑橘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小青柑、柑橘酒等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发展前景良好。

至此已然皆大欢喜,然而“柑橘文章”还有后续,迎河柑橘迎来新机。2019年,迎河村荣获国家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称号。以迎河村周寨组为示范点,干群同绘美丽乡村。挖掘柑橘文化,串起柑橘景点,一户成一景,户户有产业,独具特色的茶舍、民宿、农家乐正在精心打造中。

从观赏树,到致富树,再到文化树、旅游树,这是迎河柑橘的前世今生,更是当地群众踩着时代鼓点、奋力奔小康的生动图景。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