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浩
眼下,学习、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正在豫南大地涌动。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各级各部门负责人,从专家学者到基层党员干部,宣讲团成员走进基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在互动中,加深群众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认识与理解。
理论宣讲怎样才能增强针对性、生动性、思想性,让新思想走进群众的心坎里?接地气、冒热气、添生气,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如此,就要求宣讲团成员在基层宣讲的时候,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正如不久前媒体所报道的,省委“百姓宣讲团”成员在走进高校时,会更多地以“青年语言”来表达,以此推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浉河区“百姓宣讲团”成员在基层宣讲时,会辅以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让群众喜欢听、记得牢……“青年语言”的宣讲是接地气,“文艺化”的表达也是接地气,不同的宣讲方式背后,要求宣讲团成员更加注重理论宣讲与群众接受度的“无缝衔接”,只有切实提高理论宣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架好政策理论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诗法自然,大匠无痕。用“小故事”讲“大道理”,把宣讲的切入点置于群众视角,将道理讲明白、说透彻,让高深的理论进得了群众的心坎里。我们乐见在这次集中宣讲活动中能涌现出更多的有灵气、接地气、冒热气、显大气的匠心之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