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公民与法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公开听证 释法说理


固始县检察院力促城区建筑垃圾治理法治化

本报讯(吴晓军)“原来这儿堆着垃圾山,大家看着就堵心。现在这些建筑垃圾运走了,我的心情也愉悦了很多。”近日,在固始县中原路和番国大道交叉口路北,正在晨练的张大爷高兴地对笔者说。

今年9月,固始县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中发现,固始县城市建成区部分主干道两侧、公共区域范围内,单位、个人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建筑垃圾,相关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致使部分建筑垃圾长期堆放、无人清运,群众自发将建筑、装修垃圾集中倾倒,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露天建筑垃圾堆放场。经查,县城区内发现大小露天建筑垃圾堆放点(场)50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露天建筑垃圾场共7处,占地约50亩,垃圾存量3000余吨,堆放时间近一年,侵占国家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影响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社会公益受到严重损害。

10月,固始县检察院依法向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职责,制止城市建成区内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行为,并将城市建成区内多处露天建筑垃圾堆放点(场)的垃圾存量进行清运。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很快回复称,县城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属地街道对县城市建成区内随意倾倒、抛撒、堆放建筑垃圾的行为也负有管理职责,希望固始县检察院向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属地街道发出检察建议,促使各职能部门共同治理城区内建筑垃圾。

“不能互相推诿,多人管成了无人管。”分管公益诉讼工作的固始县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卫东说。

为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促进矛盾化解,同时也为了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11月底,固始县检察院对正在办理的固始县城市管理局怠于履行辖区内建筑垃圾管理职责案依法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邀请县人大代表、社区代表、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担任听证员,被监督行政机关代表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出席。

“乱倒垃圾污染环境属于环保局管,造成土地污染属于土地管理局管,乱倒建筑垃圾属于城管局管。”“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固始县城市管理局将原县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即市政公用、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和城市综合执法等进行职责整合,这不能成为不管城市建筑垃圾的理由。”“只有城建、环保、城区内各街道等形成合力,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围城问题。”听证会上,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听证会还围绕建立建筑垃圾消纳处理场所、排查辖区内垃圾处置情况、构建建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等问题发表了意见。经充分探讨,达成一致意见,由县城市管理局牵头负责对县城区内建筑垃圾管理,专职负责对县城区内建筑垃圾管理、执法,对城区内建筑垃圾进行一次彻底排查,不留死角,发现一处清理一处,并与城建、环保、城区内各街道等联合制定居民建筑、装修垃圾指定堆放点。县城市管理局加大对随意倾倒、抛撒建筑垃圾处罚力度,环卫公司加大对街面清扫力度,做到建筑垃圾时时清。

会后,固始县检察院向县委、县政府通报了听证会内容,并建议建立建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制定了《固始县城区环境卫生保洁监管办法》及《固始县建筑垃圾(渣土)、装修、装饰垃圾处理方案》,明确各职能单位分工,细化工作职责,严格执法标准,并指定城区建筑垃圾堆放、消纳点,建筑垃圾、装修、装饰垃圾清运、消纳处理纳入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由数管中心时时在线监测,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目前,固始县各职能部门按规定稳妥、有序开展工作,城区随意倾倒、抛撒及堆放的建筑垃圾已清理完毕,固始县建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已建立,无垃圾随意倾倒、抛撒及堆放现象。

“本案系全市首例公益诉讼案件听证会,以听证促公开,以公开促公正,检察机关在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中,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组织多方参与的公开听证会,广泛听取意见,深入释法说理,为行政机关及相关单位构建交流平台,化解认识分歧,捋顺职责清单,宣传办案过程,督促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工作长效机制,树牢共赢理念,推动问题在诉前解决,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朱卫东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