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生活专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初心使命”


□本报记者 张 勇

11月26日,平桥区邢集镇高庙村的困难群众有了福音。由第二届最美信阳人方德海出资创办的扶贫“临时救助点”于当日正式运营。至此,家庭遭遇灾祸返贫的困难群众,可以到“临时救助点”免费领取米面油等必需的生活物资。

今年64岁的方德海是市人社局退休职工,也是第二届最美信阳人。从1986年开始,他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个人出资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逢年过节帮助残疾人、敬老院五保老人和生活遭遇困难的城乡群众,至今34年不间断。

今年10月份,方德海回到老家高庙村小邬庄组,把祖辈留下的破旧老屋进行翻修。房屋修缮后,他和老伴陈书梅拿出退休工资,购买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在老屋设置一个扶贫“临时救助点”,方便帮助周边困难群众。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农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如期脱贫了。但是,在未来的生活中,仍有一些群众可能因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因素出现返贫,这就需要社会各界伸出援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巩固脱贫成果,用真心真情去关心关爱这些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方德海动情地说。

当日,方德海和老伴陈书梅亲手将米面油逐一递到15户困难群众手中。“俺老伴残疾,俺常年有病,去年心脏做支架手术花了七八万元,借的钱到现在还没还清,家里实在困难啊!非常感谢老方对俺的照顾。”村民老陈噙着泪花,一再表示感谢。

“我和方德海是同龄人,小时候一起长大,他家的情况我最清楚。他父亲去世得早,是他母亲一手将他们姊妹几个拉扯大的。那时候他家里非常困难,常靠左邻右舍救济,才勉强生活下去。那时,他母亲经常教育他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本,长大后做个好心人。”高庙村老村主任邬守全说。

“现在我和老伴每月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有7000多元,我计划每月拿出3000多元作为救助基金,购买生活基本物资,最大限度地保障困难群众的吃饭问题。”方德海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初心使命。扶危济困贵在真心永恒,需要凭良心去做好。在我有生之年,只要还能动,就会坚持把善事一直做下去。”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