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云 张传新 文/图
创建为民打头阵,民权为民勇争先。近年来,特别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展开以来,浉河区民权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肩负起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历史使命,本着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理念,始终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与形象的重要载体,扎实推进辖区城市建设与管理、狠抓民生改善与保障,持续为全区、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加码助力”,用实际行动构筑文明高地,走出一条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城市发展道路。
塑造文明新形象 老旧小区绽新颜
“我们小区的‘颜值’就是高!出门就是花园,好多市区的朋友专门跑到这里来拍照‘打卡’……”11月27日,提起小区的变化,正在友谊街与居民聊天的张大姐万分感慨。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友谊街小区,是民权街道最具代表性的老旧小区之一,生活环境差,占道经营严重,道路拥堵不堪,“蜘蛛网”管线满天飞,居民生活颇多困扰。2019年,民权街道遵循“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将友谊街小区列入辖区首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清单,着手进行重点改造升级,将老旧小区改造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相融合,改造前,街道成立专项工作组,入户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居民代表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了解群众改造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向居民发放违建拆除通知书,并宣讲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充分争取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改造中,他们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拆除后的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依照小区地形地貌,结合辖区居民需求,拿出设计方案,提交社区征求居民意见,得到了绝大多数群众的认可。通过老旧小区的整治、美化,依法拆除乱搭乱建,高标准规划设计、高质量实施建设,完善小区功能,美化宜居环境,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创建为民,民权为民。家住友谊街的徐宏亮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在两栋楼宇之间的一处40平方米两间小瓦房,是他唯一的住宅。一开始,他对改造有些不太理解,但在看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带来的友谊街规划图纸后,他沉默了。2天后,他主动到社区表示同意拆掉小瓦房,为解决他的居住问题,社区也积极协助帮其申请办理了公租房。“老旧小区改造是便民利民的大好事,我不能因为个人的利益,而损害了大家伙的利益!”徐宏亮表示。“正是有太多像徐师傅这样的人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为民服务的信心!”11月末,谈及这件事,成功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士如仍十分感动。“走走走,跳舞去。”“你看,在这里跳舞多气派。”一到下午,友谊街的郑阿姨就和姐妹们相约来到群众文化广场。郑阿姨跳舞的大舞台正是徐宏亮家的旧址。
为顺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丰富群众业余生活,街道因地制宜在此处建设了仿古文化大舞台,为社区群众提供了一个沟通感情、自娱自乐、展示自我的大平台。
当早上的阳光刚暖暖地照射大地时,怡然新村的赵益玲老两口正在小区悠闲地练着太极,气定神闲的姿态,景色宜人的环境,好一幅安定祥和的画面。
在友谊街改造顺利实施后,街道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2020年8月开始,启动对老旧小区怡然新村的改造提质工程。整个改造项目涉及8幢房屋、21个单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经过整体改造后,困扰整个小区280户750名居民的小区功能不全、管网老化、生活环境差等问题一举得到彻底解决。
整个改造过程,街道都紧紧围绕安全问题改造、居住功能提升及环境治理3个方面:完成小区外墙粉刷19716平方米,楼梯扶手油漆1584平方米,楼梯踏步修复1030平方米、垃圾清理267.85立方米;更换居民生活用水供水泵2台,增设消防器材50套,更新悬挂宣传版面35块。整个改造项目既做好提升环境卫生、美化小区外立面等“面子”工程,又切实做好小区消防、燃气等安全隐患消除、污水管网浚通、文化阵地宣传等“里子”工程。
改造提质后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完善,绿地微游园随处可见,健身休闲设施随手可用,满足了居民的多元化需求,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实现了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和城市面貌的双提升。
占领精神新高地 服务百姓零距离
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文化休闲阵地,也是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
街道立足辖区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在市、区领导和辖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借用、租赁、整合等途径,解决了12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完成了社区平台达标建设。各社区对照创建标准,完善文化活动中心设施设备、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文化服务能力,一批批具有特色的社区功能室融入百姓生活,成为社区文明创建的亮点。今年以来,各社区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和谐邻里 守望相助”“好家风好家训”“关爱未成年人”“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全民阅读”“志愿服务进社区”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300余次。
在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功能设置上,街道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紧盯民生保障领域“一老一小”问题,配备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特色活动场所,着力打造居民议事室、文体活动室等16类功能室,完善各项为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基层载体阵地作用。
“有了专门的场地,再也不担心刮风下雨了,冬天还有空调,大伙儿可高兴了,感谢社区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场所。”社会社区的陈阿姨开心地说。陈阿姨是舞蹈爱好者,当社区功能室开放后,她就和她的舞蹈队成了这里的常客。
“我们对照创建标准,打造了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普教育、未成年人教育、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旨在为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活动场所,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瑞介绍。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市民群众的参与,见证着文明创建给城市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广大辖区居民群众从旁观者变成了支持者、参与者,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明气息日益厚重。
改造升级再发力 东关市场大变身
城区农贸市场是百姓的“菜篮子”,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位于浉河区民权路中段的东关农贸市场建成于1998年,属全封闭市场,面积2300平方米,年份久远、设施陈旧、市场及周边脏、乱、差等问题,迫切需要改造升级。
针对这一情况,街道立足辖区整体发展大局,认真借鉴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经验,充分听取广大商户、周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投入500万元,对东关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改造、整治和提升。
在充分规划设计之后,街道对市场内墙面、外立面、遮阳顶棚、破损门头、污损地面、营业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消防设施、供电、供(排)水等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整修;对破损的信息公示栏、宣传栏、标识牌、电子显示屏等进行整修和更换;完善防鼠、防蝇、防尘等“三防”设施,全面整修公共卫生间;重新规划市场经营布局、功能分区,市场柜台、摊位摆放整齐,经营户证照齐全、亮证经营;在农贸市场的入口处,悬挂了《市场区域分布图》《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以及醒目的市场投诉电话,设置了便民服务台,添置了公平秤、便民应急箱。
同时,街道还设立市场管理办公室,加强市场摊位和商铺管理,完善日常保洁制度,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市场开展全面清洗、清扫、消毒、清淤,以日常巡查为基础、集中整治为手段,彻底治理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不文明行为,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制作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宣传版面80余块,向群众和商户发放创文知识宣传单3000份,在市场进口醒目位置设置“红黑榜”,通过信用监管,鼓励商户争先创优,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改造升级和有序管理以来,东关农贸市场的“颜值”及“内涵”明显改观,经营商户的文明诚信经营意识提高了,内部管理井然有序了,给市民带来了更多的舒适与便捷,也在潜移默化中传导文明理念。浓厚的创建氛围、整洁的市场环境和和谐的交易秩序呈现在广大市民眼前,进一步营造了文明有序的购物环境及人居环境。“以前,这儿菜场乱糟糟的,都不愿意进来,现在改造的这么宽敞漂亮,空气流畅,物品齐全,就跟进了商场一样,很是方便。”市民马女士说。
党建带动群众建 各方联动共添力
“三无”小区治理一直是文明城市创建中常抓不懈的难点,严重制约着小区人文环境的提升和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那么,拥有一个干净、整洁、优美、文明的小区环境,成为所有居民的热切期盼。
全力以赴,为民创建。民权街道有住宅小区116个,其中“三无”小区就有43个。为顺应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需求,街道以“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为抓手,按照“一小区一支部、一楼栋一党小组”和简便灵活、方便管理的原则,整合包联单位、社区和小区居民党员,成立了功能性党支部。通过入户走访、自愿报名和居民推荐等形式,将小区内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热心居民聚集起来,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参与小区管理,成为小区的“红色管家”。功能性党支部和业主委员会协同发力,共同推进小区治理,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大街小巷,干净了,整洁了,小区漂亮了,社区温馨了,闯红灯、乱停车现象少了,大家和谐相处,人与人更礼貌了……城市变得更加有序、文明、和谐啦!”说起城市创建带来的好处,家住民权街道白果树小区的市民董静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常年堆积的垃圾杂物消失了,楼道内张贴的“牛皮癣”干净了,空中杂乱密集的管线整齐了,小区墙壁粉刷一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民公约、“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等宣传展板上墙,合理施划停车线,配备全新消防器材……这些实实在在的创建行动,让居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带来的好处。“小区被治理得这么好,幸福感有了,每天回家的心情好了!”家住民权集贸城的居民张丽如是说。
文明无句号,创建无止境。“民”之所需、“权”之所至。民权街道已经让文明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辖区12个社区的旮旮旯旯。街道党工委书记左尚书表示,民权街道将继续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推进高质量发展,求真务实,勇于担当,敢于争先,扎实推进内外兼修,让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深入人心,让文明之花在民权街道辖区越开越艳,不断提高辖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奋力在实现“两个更好”的征程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