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 强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着力,精神文明建设就能成为传播、培育、践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路径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依据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属性,依据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依据民族文化传统的血脉,由国家正式确定的最基本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路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层面提出了鲜明、准确的价值要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科学地诠释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笔者认为,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围绕这三个层面着力。
一方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精神文明建设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割断民族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持久的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宣传和践行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不断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根本上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特别是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要立足实践、以人为本,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对接。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着力点,全面、有效的整合社会意识和社会资源,注重榜样引领、突出榜样的时代性,积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美好事物等充分展现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真理力量;为核心价值观正本清源,积极引导全体民众把个人价值追求转化为国家和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更好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巩固和夯实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尤其在人们的精神家园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培养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的土壤,营造实行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和渗透到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把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人们主动、积极地自我培育和实行核心价值观,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能力,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使人们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我做起,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推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据《湖南日报》)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