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爱心礼包”变身“致富盒子”


□本报记者 马迎春

通讯员 周世龙 吴泽富

“这些农副产品都是村民种植的,不打农药,不施化肥……”11月16日,在平桥区邢集镇周楼村爱心超市,市烟草专卖局驻该村第一书记代现生向记者介绍展览区的农副产品时如数家珍。

只见这些产品都被装在精致典雅的纸盒里,盒子正面是周楼村爱心超市的图案……

“以前这些盒子里装的是‘爱心礼包’,主要将村里生态菜园里的蔬菜包装成箱,赠送给四个帮扶单位。”代现生告诉记者,“现在,这些盒子成了贫困户的‘致富盒子’。”

“爱心礼包”变身“致富盒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时间要回溯到今年3月份。

今年3月16日,代现生参加完市委选派办组织的新任第一书记任前培训后,立即来到周楼村,走村串户,深入了解村情民风,探寻贫困根源。

扶贫先扶志。经过1个多月的走访调研,他决定先从思想扶贫抓起,以自己实际行动影响和改变贫困户。

“在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我发现村民的思想意识有待引导,村里还有很多闲置的荒地,再加上我在农村长大,大学期间在农业院校读书,于是萌生了开辟‘爱心菜园’的想法。”代现生说,“我想通过实际行动,带动贫困户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热爱劳动,懂得感恩。”

说干就干!开荒、翻地、播种、浇水……他带领驻村工作队利用闲余时间,在村里开垦了2亩地,克服干旱、洪涝等重重困难,充分利用本村养殖业强、粪肥多的优势,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确保蔬菜100%无公害。

“一开始我们还不相信市里来的干部能种出菜来。但当看到代书记像一个农民,穿着背心、大裤衩,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地干活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70岁的村民刘元秀说,“他还经常夜里浇菜、收菜……看到他这么拼,我们又怎么能无动于衷呢?于是,在空闲之余,我们也去帮忙。”

像刘元秀一样加入种菜行列的村民还有很多。贫困户陈师国因一次意外事故,双目失明,和妻子相依为命数年。当他得知此事后,接二连三地送来农家肥;贫困户李中阳放羊之余过来种菜……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生态菜园结出了累累硕果。我们面向四个帮扶单位,总共举办了感恩回馈活动13轮次、17场次,累计免费送菜660余箱2900余斤。”代现生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在活动的带动下,贫困户劳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四个帮扶单位也尝到了生态蔬菜的“甜头”。

“目前,周楼‘爱心生态菜园’的暖心品牌已深入人心,如果能依托村里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整合周边村的部分资源,让贫困户参与种植、采购、加工,用‘爱心礼包’包装消费扶贫产品,定能走上特色化、品牌化的路子。”代现生又有了新的想法。

“借助‘爱心生态菜园’的品牌效应,驻村工作队‘组装’了两个礼盒的消费扶贫样品,立即得到了市烟草行业工会的认可,并顺利拿到了消费扶贫月第一笔订单:322份礼品、每份100元。”代现生喜笑颜开。

为了让订单尽早落地,驻村工作队把村部会议室当成临时的分拣加工车间,精挑细选、分拣整理、密封包装、严格质检、手写标签……就这样,贫困户种的尖辣椒、金银花茶、黄梨等土产品穿上了带着品牌标签的“礼品装”。

“让‘土包子’穿上‘晚礼服’,坐上消费扶贫的‘专列’!”周楼村村主任杨德春感慨地说,这种直通式的消费扶贫,既卖掉了贫困户的农产品,又在社会上产生了品牌效应。

贫困户李中阳就是这次消费扶贫的受益者之一。11月3日,他执意要求向村爱心超市捐赠现金2020元。“今后,我还要跟着代书记干,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啦!”李中阳说。

“这次消费扶贫只是实验性的第一步,今年年底前我们将加强协调,拓展消费渠道,再开展几次同等规模的活动,助力整村高质量脱贫。”采访最后,代现生言语铿锵地说,“下一步,我们将发展村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将全村的贫困户纳入其中,通过产业扶贫,切实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