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健康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视患者如亲人


——来自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报告

□本报记者 袁 野 文/图

“我父亲住院期间正赶上疫情最严重的时刻,吃饭都成了最大的问题,神经外科的张护士长和护士姐姐们在生活上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家对医院神经外科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最衷心感谢。”近日,患者家属再次来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向如亲人般的神经外科全体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1月21日,家住平桥区的患者李大爷因摔伤导致脑出血,被送往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过紧急抢救,老人病情一度趋向稳定。“父亲住院期间,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温暖着我们,诠释着当代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操守和医道本色。夜班的值班医生与护士总是不顾劳苦,定时察看父亲病情。我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上。”李女士感慨地说。

一封感谢信,一声感谢语,一面锦旗,无不透露着患者家属对医院的肯定和对医务人员的认可。一幅医患融洽的感人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市第四人民医院围绕“仁爱、敬业、诚信、创新”,坚持“病人满意,社会认可”的办院宗旨,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使医院的整体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我们只有不断追求技术创新,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改善患者就诊环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前进,真正实现患者满意、医患和谐、安全发展、社会认可的医院。”该院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治院理念。

为此,该院根据群众满意医院建设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结合医院质量管理实际,制定了《医疗管理制度汇编》《行政管理分册汇编》《护理管理制度汇编》《药事管理制度汇编》以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汇编》,一系列有效的管理制度出台,医院成功迈上了安全、健康、稳步、持续、长远发展的快车道。

提高人才技术培养

近年来,医院选派20名医生外出进修学习,派出近30人次参加各类短期专业技术培训;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参加学术会议20人次;组织院内学术讲座20次;为新入职的30多名大学生进行培训,推行新技术、新项目10项,开展科研1项。“通过引进来、送出去,使医护人员开阔了眼界,了解和掌握了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学术动态,让各科室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极大提升,为医疗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该院医政科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同时,医院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季度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和技能考试,全年参加考试考核人数90%以上,合格率达100%。

目前,该院有高级职称75人、中级职称212人。医院的普外、骨科、心内、耳鼻咽喉科等专科完成了不少难度较大的手术,其中心内介入手术并拓展了一些科技含量高、难度系数大的先进技术水平。

优质服务常在身边

一位刚满3周岁的患儿,因吃花生米不小心卡入气管造成窒息,来到该院耳鼻咽喉科,在实施食道异物取出手术时,由于食道中异物位置特殊,实施手术的医生当时是单膝跪地,为了最大程度减轻病患痛苦,手术医生改为双膝跪地,直至异物取出,手术结束。这一行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当看见医生跪地手术时我们很感动。那一刻,眼前的医生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让我们非常敬佩。”患者家属感动地说。

2017年10月28日上午,南阳市桐柏山太白顶一位独自上山老人突发意外倒地,不省人事。危急之时,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冯亚玲用专业的急救知识对其进行抢救,很快,老人恢复了意识。看到老人转危为安,冯亚玲便悄悄离开现场。对老人施救的过程,被附近的路人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引得网友们纷纷为之点赞。

从跪地为病患实施手术,到一次登山时护士施救发病晕倒的老人后悄然离去,这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无数次在市第四人民医院闪现,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该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对于我们医务人员而言,病人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医院坚守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初心使命得到了该区内外广大患者的好评。和谐的医患关系,正是该院优质服务与人文关怀结出的累累硕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