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李凤双 李建平 孙晓宇
曾因过度开采煤炭“遍体鳞伤”的“百年煤城”黑龙江省鹤岗市,近年来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制定了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将棚户区改造与黑臭水体治理等结合,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提升了城市“颜值”,提振了煤城转型的精气神。
修复“城市伤疤”亮出“绿色名片”
初冬,蓝天白云下,85岁的退休教师戴长庆健步走在鹤岗市东山区新一体育公园的彩色环形跑道上。
跑道、凉亭、长廊、广场以及多种健身设施一应俱全,两条步行植物景观带贯穿整个公园。
“谁也没想到这地方能变这样。”戴长庆指着不远处的广场说,这里曾是破平房,不远处还有矸石山,一到大风天刮得到处是灰,雨天道路泥泞。
鹤岗市东山区副区长邓剑峰介绍,2018年,这里开始实施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拆迁安置居民908户,逐步打造建设集绿化、美化、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公益性公园,改善了环境。
在距离新一体育公园不远处的鹤岗国家矿山公园内,过度采挖形成的巨大矿坑,宛如“伤疤”残留在“老煤城”的“脸颊”,但钻机、电铲等采矿设备已将这里装扮成景区,大型浮雕墙记录了百年矿山的沧桑历史和独特文化。
近年来,鹤岗市加大采煤沉陷区和矿山修复力度,以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载体,建设花园、森林广场26个,森林小区22个,让“老煤城”逐渐摆脱“黑色印记”,亮出“绿色名片”。
黑臭水沟蝶变“清水秀岸”
如果没有展板上“鹤岗市‘清水秀岸’治理工程”的前后对比照片,记者很难相信眼前水碧天蓝的欣虹湖,3年前是臭气熏天的水沟。
北倚黑龙江、南衔松花江的鹤岗市水资源丰沛,其中石头河、小鹤立河从东、西两侧流经鹤岗市主城区。这两条河及其14条支流承担着城市防洪和排水任务。
由于从前不注重生态保护,鹤岗市“两河十四沟”总长度56.55公里的河道均为黑臭水体,沿岸居民的垃圾、污水和粪便直排河道,常导致堵塞。
近年来,鹤岗市将“两河十四沟”治理与棚户区改造、黑臭水体整治结合,引入社会资本,拆除沿河房屋4146户,完成底泥清淤疏浚33.14万立方米,沿河绿化96公顷等。
驱散“煤烟霾”重现“鹤岗蓝”
“吸口气全是煤烟味,不戴口罩没法出门,连白衬衫都不敢穿。”64岁的鹤岗市民吴景全回想起前几年供暖季,印象深刻。
眼下,又是一年供暖季,与昔日煤尘遮天蔽日、烟霾终日不散情形相比,如今鹤岗市天空湛蓝、空气清新。“现在晴天基本都看得见蓝天,心情可舒畅了。”吴景全说。
鹤岗市空气质量改善得益于当地2018年提出的“鹤岗蓝”三年行动计划。这项计划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核心,采取拆除散烧燃煤锅炉、治理秸秆焚烧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鹤岗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杨光辉说,3年来,全市清理整顿“散乱污”企业20家、拆除原煤散烧锅炉371台,推广秸秆发电、还田等,使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17年的49.7%提升到去年的91.2%。
栽植树木上百万株,增加绿地140余万平方米……为净化空气、美化城市,鹤岗市3年来多方筹措资金,对城区进行绿化。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50.61%,晋升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去年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58天。
(据新华社哈尔滨11月9日电)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