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行走大别山水间


——“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专访集锦

让更多人知道信阳的美好

——访上海诗歌协会副会长许干生

□本报记者 杨长喜

“信阳是个好地方。”因为是第一次来信阳,在出发之前,上海诗歌协会副会长许干生提前通过网络对信阳有了一定的了解。

“我基本上每天都要写作,偶尔有一个灵感,我就会停下来,将这些灵感写下来。因此,朋友们送我一个外号叫‘许忙’。我认为,从事文学工作,就要想写、敢写、敢改。”许干生说,写什么呢?写自己熟悉的领域,自己生活过的地方,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工作几十年的经历,这些东西,可以写出真情实感。退休后的许干生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阅历,结交朋友,丰富写作题材。“这次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信阳的美好,需要被更多人知道。”踏上信阳这片土地,许干生已经做出决定:将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在信阳的点滴,也通过自己的笔,让更多人知道信阳、了解信阳。

用心用情描绘信阳美丽画卷

——访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张兰兰

□本报记者 马保群

“我是第一次来信阳,通过近距离了解,我看到了信阳的秀丽风光,看到了信阳悠久的历史文化,看到了信阳的发展魄力,更感受到了信阳人民的淳朴热情。我将把此次所见所闻带回去,用心用情描绘信阳奋力实现‘两个更好’的生动画卷。”昨日,前来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工会副主席张兰兰如是说。

张兰兰说:“信阳活力四射,既有油茶、旅游支柱产业,又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红一绿相得益彰,好山好水好风光,让人有创作的源泉和讴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冲动。”

“此次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进信阳、了解信阳、宣传信阳。”张兰兰认为,作家、画家、导演都能在这里找到好的艺术题材,她期待有更多机会再见信阳。

信阳,一个激发创作灵感的好地方

——访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报编辑赵一锦

□本报记者 马保群

“‘好山好水有好茶’,未曾来过信阳的我,早已领略了大名鼎鼎的信阳毛尖。信阳南北文化交融,有着碰撞融合的‘混血’之美。初入信阳,满眼绿色,热干面与大肠汤、广场上舞动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的桂花香……最大的感受就是满眼的烟火气。”10月23日,前来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报编辑赵一锦向记者谈到她的信阳印象。

赵一锦说:“置身信阳,才发现这里有太多出彩的地方,有很多让人产生创作灵感与创作冲动的绝佳题材。”

“信阳有很多元素可以宣传,我回去以后一定好好创作。”赵一锦表示,“我有责任让更多的人知道信阳的好,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南北之中的城市就是信阳。欢迎各位作家把现实中的信阳变成笔下的信阳,我们会在媒体平台择优刊发,共同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红绿信阳 心之所向

——访《杂文月刊》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永兵

□本报记者 胡瑜珊

这是《杂文月刊》杂志社编辑部主任赵永兵第一次来信阳。“但是我对信阳并不陌生,以前乘火车经过信阳时就想来看看,这次算是一偿夙愿了。”赵永兵说,“我老家是河南的,从开始喝茶就喝‘信阳毛尖’,我与信阳也算是因毛尖结下了不解之缘。”

电话约访赵永兵的时候,他刚刚背起背包准备踏上信阳之行。“来之前听说信阳是一座小城,从东到西打车20元就够了。下了火车才发现言不符实。从信阳东站坐车经过新七大道,宽阔的道路两旁高楼林立、满眼是绿,居住的宾馆附近生活气息浓郁。信阳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是一座干净整洁、充满活力的城市。“采访中,赵永兵多次提到信阳的“绿”,这一直是他心之所向。

“来信阳看‘绿’,当然还要看‘红’。”赵永兵笑着坦言,“我向往信阳的‘绿’,更被信阳的‘红’所吸引,红绿相映的信阳定能让我满载而归。”

我对信阳十分向往

——访河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汪金友

□本报记者 马迎春

“我去过很多地方,但很遗憾没来过信阳,因此我对信阳十分向往。”10月22日,河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汪金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一次有幸来到信阳,真的很开心!”

今年69岁的汪金友在全国300多家报刊发表过5000多篇杂文、随笔、评论等,出版过十几本书。

“在众多作品中,我最满意的要数2001年发表在《河北日报》的题为《真抓与假抓》的评论,该作品获得当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在出版的十几本书中,让我最自豪的是和河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雷长风一起编写的《中国当代杂文学家》。”汪金友笑着对记者说。

“我写过《中国城市印象》一书,它介绍了全国50多个城市和80多处风景名胜。”汪金友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两天的实地走访,能更多地了解信阳,并把此行的记忆和感悟,镶嵌在文字里,铭记在脑海中。”

“信”“义”信阳 令人神往

——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桑士达

□本报记者 周 涛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产丰饶的信阳,令人神往。此次来信阳参加采风活动,圆了我的梦。”昨日,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杂文学会会长桑士达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后,兴奋地告诉记者。

桑士达说,临行前他看了信阳在中国地图中的方位和媒体的宣传推介。信阳,在北宋前称“义阳”,一个古老城州先后以“义”“信”命名,足以证明“信”和“义”,是信阳古有、独有、专有的宝贵人文资源和精神财富。

“崇‘信’敬‘义’,历来被奉为圭臬。有道是,人无‘信’不立,交际无‘义’不成。”桑士达说,“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失信惩戒……在大力促进GDP增长和做好‘红’‘水’‘山’‘人’字文章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信用和道义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作用、强化知廉耻荣辱教育,将‘信’‘义’二字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石。”

把传说信阳变成笔下信阳

——访北京住总集团宣传部原部长于文岗

□本报记者 邹 乐

“信阳,对于我一直是个传说。鸡公山,信阳毛尖;三省交界,中原之中;历史文化悠久而浓郁,精英荟萃,人杰地灵。”10月23日,记者见到了北京住总集团宣传部原部长于文岗,他颇有感慨地说,工作时多有不便,经常是脚不沾地儿,每每路过信阳,总想着将来得闲一定要到信阳走走转转,这次终于如愿了。

于文岗说,他20世纪70年代末在广播站做采编,写通讯写评论;80年代学理论写理论,求思想深邃;90年代始写随笔写杂文,求文质并茂。4年前退休后开始参加杂文采风活动。这次“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可以让大家看到信阳悠久历史、浓郁文化和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是恰逢时机、缘分使然。

“参加这次采风活动,以文会友,把脚不沾地的匆匆路过变成走走看看的现实,我由衷地高兴,愿通过走走看看,把传说信阳变成笔下信阳。”于文岗说。

寻“古”赞“今”在信阳

——访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报编辑部主任韩晓艳

□本报记者 李 海

“信阳我是第一次到访,但早就对其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心向往之。”昨日,前来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人民日报漫画增刊《讽刺与幽默》报编辑部主任韩晓艳告诉记者,热爱历史的她得知春申君、司马光、子路问津等一系列历史人物和故事源于信阳,便对这次采风活动充满了期待。

“我们参观了信阳博物馆、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光山县和新县,对信阳的古代史和近现代史有了更深的了解,这里充满豫风楚韵,红色文化传承得很好,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韩晓艳说,“这次活动举办得很有意义,相信每一位作家都能对信阳近年来的发展有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老区脱贫攻坚工作和践行‘两山理论’有更清晰的认识,我们要把所见所思所感形成有温度有深度的作品,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鼓与呼。”

为实现“两个更好”贡献力量

——访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研究室副主任许海

□本报记者 邹 乐

“信阳是一方人杰地灵的热土,环境优美,历史悠久,这次能来这里采风,以文会友,我非常开心。”昨日,记者见到了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研究室副主任许海,说起信阳,他如数家珍。

许海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各文章100余篇,著有《第一项修炼:二十年文学作业》《七种错误社会思潮评析》《社会意识视域中的媒介舆论引导理论研究》等书,2020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目前,我负责北京市委机关刊《前线》研究室工作,致力于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评论和杂文创作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希望和信阳相关专家多联系合作,为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实现‘两个更好’贡献一分力量。”许海如是说。

用笔和镜头记录信阳交通

——访中国交通年鉴社常务副社长佟小鲲

□本报记者 邹 乐

“以前对信阳的了解都是停留在信阳毛尖上,虽然路过信阳几次,但都未做停留,这次可以亲自触摸它,感受它的一切,真的很开心。”昨日,记者见到了中国交通年鉴社常务副社长佟小鲲刚下高铁的她,眼神中没有疲累,充满了惊喜。

“信阳交通便捷,有‘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达全国’的美誉。”佟小鲲高兴地说。

“近10年,我一直在综合交通领域做编辑、出版等工作,无论走到哪里,交通都是我重点关注的方面。”佟小鲲说,“我们受上级主管单位的委托,正在选取有一定规模的交通重大工程载入国家交通重大工程档案库,入选工程的每个项目要有一本书、一个纪录片。希望我们能为信阳的交通建设做出点贡献,收集整理信阳交通重大工程题材,做好书籍和视频的撰写、编辑及拍摄出版工作,用笔和镜头记录信阳交通,丰富完善国家交通重大工程档案资料库。”

我对信阳的红色历史很感兴趣

——访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作家、高校特聘教授任蒙

□本报记者 李 浩

“信阳可以说是我的第二故乡。”昨日,记者见到前来信阳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武汉市江岸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作家、高校特聘教授任蒙时,他感慨地说,“我的老家和信阳仅有一山之隔,以前我就来过信阳,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

“信阳这几年的变化真是很大。”任蒙说,“因为地缘关系,我对信阳关注比较多。现在的信阳高楼林立,城市绿化好,生活环境宜居,跟我印象中的信阳相比,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任蒙告诉记者,“接到组委会的邀请,我立即回复,一定会参加。信阳是‘鱼米之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我对抗战时期信阳人民参加武汉会战的红色历史很感兴趣,武汉会战的战场涉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希望有空能去信阳的红色景区看一看。”

以“信”为题写文章

——访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杨东鲁

□本报记者 马迎春

“此次采风是我第一次走进信阳,感受信阳。”10月22日晚,记者采访湖北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杨东鲁时,他笑着说,“吃完晚饭,走进浉河公园,漫步茶文化街,感觉信阳的确是一座安宁祥和的宜居城市!”

杨东鲁先后在《人民日报》等1000多家报刊发表杂文、散文等5000余件,公开出版杂文集《长舌谈》《论杨振宁与翁帆的婚事》、随笔集《人生点睛》、诗歌集《恋歌》等14部。他的杂文作品《惶恐人生》《从心所欲焉不逾矩》入选全国《杂文百家代表作》一书。《走近杂文家》一书为全国44位杂文家每人立有1万字的传记,杨东鲁名列其中。

“我50岁前为生存而写杂文,50岁后为写杂文而生存。杂文是我的最爱。我取笔名‘若鲁’,意为向鲁迅学习,像鲁迅那样做人。”杨东鲁告诉记者。

“从信阳回去后,我将以‘信’为话题写篇文章。我觉得,不忘初心就是‘信’,实现‘两个更好’要有信心!”杨东鲁说。

来信阳,看红看绿看蓝天

——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唐山晚报原主任记者马一夫

□本报记者 胡瑜珊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唐山晚报原主任记者马一夫是应邀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作家中最早到达信阳的。已是花甲之年的他,从大连来到信阳,是因为这座城市有吸引他的独特“气质”。

这种“气质”是什么?是“红”,是“绿”!“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走出了近百位开国将帅……”交谈中,他对信阳的城市名片如数家珍,对信阳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的贡献感慨不已。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是信阳的重大机遇。信阳应乘风借势,发挥优势,以‘红’‘绿’搭台,打造全域旅游新高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对书写“两个更好”的信阳答卷,马一夫有着自己的思考。对追随着总书记的足迹,看红看绿看蓝天,他亦是充满着期待。

信阳让人有归属感

——访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晓菊

□本报记者 许晓悦

“信阳的城市绿化特别好!”10月22日,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王晓菊与记者谈起对信阳的第一印象时说,“车站到驻地这一路,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城市喧嚣中透露出娴静之感,让人特别有归属感。”

通过与王晓菊聊天,记者感受到,她对信阳的历史文化颇有了解。王晓菊说:“虽然我是第一次来信阳,但我知道信阳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以来人文荟萃,出过很多历史名人。我觉得这些名人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

“其实,这次出来采风也是想多向大家学习,以求进步。我是一名教师,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大别山的风韵,将自己的感受与教材相融合,才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我们的红色文化,才能将大别山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王晓菊很认真地说。

信阳是个好地方

——访驻马店日报社党委委员、天中晚报社社长胡殿文

□本报记者 许晓悦

10月22日,驻马店日报社党委委员、天中晚报社社长胡殿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六大文化’浸润着这座豫风楚韵的人文古城。”

在胡殿文印象中,信阳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信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兼具南北气候特点,信阳的“绿色文化”得天独厚;信阳姓氏资源、名人资源颇多,“根亲文化”底蕴厚重;信阳有道德模范许光、黄久生等,“好人文化”影响深远;信阳有信阳毛尖茶、信阳红茶,“茶文化”源远流长;信阳有罗山大肠汤、固始旱鹅块,“菜文化”香飘万里……

“信阳是个好地方!”在采访最后,胡殿文由衷地说:“信阳可以继续深挖红色宝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两个更好’。”

山好水好人好前景更好

——访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李树友

□本报记者 许晓悦

“我不是第一次来信阳了。以前,我去过新县、光山县、淮滨县……”10月22日,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李树友一见到记者就讲起了这些年与信阳打过的交道。

“第一次来信阳还是20世纪80年代,说实话,那时的信阳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如今信阳变化很大,尤其是这几年,无论是红色文化,还是绿色生态,都发展得很好。”李树友说,“不仅如此,信阳还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我在郝堂村参观的叶楠白桦文学馆印证了这一点。”

在采访中,李树友曾数次提到“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这16个字。他认为,信阳的山好、水好、人好、前景更好!用这16个字来解读信阳,万分贴切。

“这次采风活动对我来说,是个再次走进信阳、走进大别山的机会,一定会带给我很多收获!”李树友对后面几天的行程充满期待。

未曾离开 已盼再来

——访临沂日报高级编辑、中国写作学会原理事彭友茂

□本报记者 李亚云

“我的老家沂蒙山区跟信阳一样,都是革命老区,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10月22日,临沂日报高级编辑、中国写作学会原理事彭友茂彭友茂对记者说,“之前对信阳知之不多,唯一听闻的就是信阳毛尖。”

在浉河公园短暂一瞥,彭友茂从信阳人民的生活细节中感受到了十足的精气神。“唱歌、跳舞、打球、踢毽子、演奏乐器……欢乐占据了公园的每一处空隙。信阳人对生活的热爱感染着我,这真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还未离开,就盼着还能做‘回头客’。”

彭友茂还对记者讲述了其50余年笔耕不辍的创作历程,经过写作的“萌芽期”“枯水期”“丰产期”“疯狂期”,今年77岁的彭友茂仍然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出版有《学会扔香蕉皮》《凭杂文能找到朋友》等。

彭友茂表示,将以手中之笔书写信阳,享受“黑字落在白纸上”的欢喜。

信阳给我的印象很好

——访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启荣

□本报记者 韩 蕾

“我是第二次来信阳,第一次来信阳是在前年。”10月22日晚上刚抵达信阳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郑启荣,顾不上舟车劳顿,对记者说起印象中的信阳,“当时虽然停留的时间很短暂,但信阳给我的印象很好,南湾湖确实挺美。”

“这次坐车抵达信阳虽然是在晚上,但一路上我感受到信阳的道路很平坦开阔,观赏到了信阳的夜景,让我感受到了与上次不一样的信阳。”郑启荣说,“此次我来信阳之前,对信阳的文化历史进行了初步了解,信阳有很多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文化底蕴深厚。”

“我了解到,此次采风活动中我们要去的几个点都是特别有代表性的地方,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肯定会有很深的感触。我会尽最大努力,创作出关于此次活动的好文章。”郑启荣告诉记者。

信阳让我感到很亲切

——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武平县作协主席林永芳

□本报记者 韩 蕾

“我的家乡跟信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踏上信阳的土地,我就感到很亲切。”10月22日晚上8时许,刚刚抵达信阳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武平县作协主席林永芳对记者说,“此次活动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提供了一次近距离了解信阳的机会。”

“我的家乡和信阳一样,三省通衢,是革命老区、茶乡,出产绿茶。信阳毛尖很出名,而我们家乡出产的绿茶,品质也很高。所以,在没来之前,我就对信阳很向往,想来这里看看,并且想用文字把这座美丽的城市‘带’回我的家乡。”林永芳说。

“一下车我就感受到了信阳人的真诚与热忱,非常期待这次信阳之行。”林永芳告诉记者,“我会在此次活动中,认真感受信阳的风土人情,用心了解信阳的文化内涵,用手中的笔让信阳为更多人知晓。”

以正气记录社会发展

——访陕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郭兴文

□本报记者 黄 铎

“早就听说过信阳,这次来到信阳,我非常高兴,感觉特别好。刚才在浉河公园转了一圈,看到那么多人跳广场舞,热闹非凡,人们生活得很幸福。信阳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真是个好地方!”昨日,陕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郭兴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郭兴文,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及中文系,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级人才。他从198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副刊等杂文随笔专栏的编辑工作,曾获得中国第六届韬奋新闻奖。

谈到新闻事业,郭兴文说:“我庆幸我选择了新闻这项阳光职业。我认为新闻工作者应以像明亮星辰一样高贵的眼眸,来洞察时代风云变幻。新闻工作者激情奔涌的血脉中应洒满日月的韶光,以充沛天地间的正气来记录社会发展。”

百姓的幸福感是创作源泉

——访陕西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焦仁贵

□本报记者 李 海

“信阳我是第一次来。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我都会先去附近的公园或书店转转,因为那里能看出百姓的生活幸福感。”昨日,前来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的陕西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焦仁贵告诉记者,曾在西安铁路局宣传部工作过的他,因工作原因经常到各地出差采访,他认为了解一个城市就要从了解普通市民开始。

“报到当天下午,我去了入住酒店附近的浉河公园。公园虽然面积不大,但环境和功能齐全,从青少年到中老年的各类活动团体有十多个,我觉得这里的市民幸福指数很高。”焦仁贵说,“在光山县和新县,群众说起自己通过种植油茶、开办民宿等方式脱贫致富,眼神里流露出满满的自豪感。我认为,这些最平凡的故事才最能展现一个地方的发展成果,这些就是我的创作源泉,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写杂文是上对了楼

——访黑龙江省穆棱市杂文学会会长颜福林

□本报记者 黄 铎

“这次能有幸参加这次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我非常感动。写杂文重于用杂文解决实际问题。”面对记者,精神矍铄的80岁黑龙江省穆棱市杂文学会会长颜福林侃侃而谈。

颜福林说,2009年8月,他在杂文报发表了第一篇杂文作品。此后一发不可收拾,2011年就出版了一部杂文集《人生莫要上错楼》。他认为自己写杂文是上对了楼,写好杂文一定要多学习和阅读,博览群书;要关心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关心人类的命运和发展,知识面一定要广泛,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尽力而为,敢于付诸行动和宣传,积极做有意义的事。

交谈中,颜福林还希望社会能多培养杂文家,用睿智的眼光观察社会,用杂文的思想来修身养性,不虚度年华,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方有故事的热土

——访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游宇明

□本报记者 黄 铎

“信阳是个好地方,刚下高铁,我就被宽阔的街道、高高耸立的楼群、干净的市容深深吸引。这是一方有故事的热土,一块渗透着民族的文化血液与革命情怀的土地,它曾经可歌可泣的经历无不让我们动容。”一见面,湖南省作协教师作家分会副主席游宇明就兴奋地对记者说。

游宇明说,来参加“全国作家看信阳”采风活动,他感到非常荣幸,一是可以直接感受到信阳良好的自然生态、人居环境;二是有机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进行文学交流。他认为这种交流,无论是对作家个人的进步还是对文学事业发展都非常有意义。

谈到如何写好杂文,游宇明说:“我觉得,杂文不能跟网络抢时效、拼热点,而要在深度和见识上多做文章。杂文一定要讲究可读性,要文采斐然,文中提出的问题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茶乡信阳 满心期待

——访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高级工程师、省作协会员詹苗康

□本报记者 李亚云

“这里空气真好,宜居城市所言非虚!”10月22日清晨,75岁的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詹苗康抵达信阳后,经过短暂的休整,便相邀文友至浉河公园漫步。目之所及,宜人环境引得众人称赞。

虽是首次走进信阳,但詹苗康对信阳早有所耳闻。“这里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信阳毛尖闻名遐迩,希望通过这次采风,书写红绿信阳,记录一路所见。”对茶产业颇有研究的詹苗康表示,自己尤其对信阳的茶产区充满向往。

詹苗康还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写作之路。从一名理工科出身的高级工程师到一名作家,他笑称自己是“翻越了一座大山”。

詹苗康的杂文《番、西与洋》入编《2012年中国杂文精选》;《难以想象的迅速》入编《2012年中国杂文年选》;《玉门的文明会流向何方》获云澜湾杯第四届全国鲁迅杂文奖二等奖。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