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侯辉:让常规稻米重现餐桌


□本报记者 张 勇

金秋时节,丰收又至。昨日,在浉河区吴家店镇胡塘村千亩稻虾养殖项目区,村民们有的忙着提纯稻种,有的在稻场上人工脱粒、晾晒种子。“这些都是以往农村种植的常规稻,每年成熟期经过人工提纯,来年还能做种子,不需要年年更换稻种。”项目负责人侯辉向记者介绍。

在项目区,记者看到,越光粳稻、胭脂稻、金包银等10多个品种的常规稻分区块种植,有的稻穗金黄,即将收割;有的还在扬花,似乎在等待霜降的到来。“为防止稻种变异,我们将不同品种的稻田严格分开,同时,由于实施稻、虾、鱼共养,每块稻田周边都挖有2米多宽的水沟,能有效减少不同水稻品种相互之间传播花粉。”侯辉说。

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带动村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2019年,经浉河区招才引智,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千亩稻虾养殖项目落户吴家店镇胡塘村。该项目流转土地1500余亩,涉及11个村民组,目前已发展稻虾养殖面积1300余亩。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侯辉在毫不保留地将稻虾养殖技术传授给周边村民时,时刻思索着如何让记忆中的常规稻,在乡村振兴中重现生机。为此,他远赴日本,引进越光粳稻,深入湖南、湖北、江西、云南的大山中,进农家收集不同品种的常规稻种。“虽然收集常规稻种之路艰辛,但是能够让老稻种传承下去,让老品种稻米重现市民的餐桌,再苦再累都值了。”侯辉说。

“记忆中的‘桂朝’稻谷,豫南群众又称它为‘乌嘴巴’,过去在信阳地区广大农村普遍种植,其稻米做饭不粘,米汤黏稠,锅巴又厚又香,炒出的米饭粒粒分开,太好吃了。可惜,很多年没见到这种稻米了。”随行的市民王先生仍然回味着家乡的味道。

侯辉说,由于是稻、虾、鱼共养,项目区的千亩稻田,全部施有机肥,采用人工除草,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紫云英肥田、灌溉水循环利用等方式,形成种养结合、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由于拥有技术、人才的优势,加之地方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村民致富的期盼,千亩常规稻头一年种植就获得成功。“常规稻虽然品质好,但是相比杂交水稻,产量不高,每亩单产稻谷平均在600斤左右。水稻收割以后,我们不用精米机加工稻米,而是用传统的小打米机加工,完整保留米的胚芽,保持米的营养,让常规稻米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米。”侯辉意志坚定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