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尹安伟)为切实做好“六稳”“六保”保市场主体工作,加快经济恢复和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创业,进一步推进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制度,提高执法质效,9月7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典型案件交流暨推进柔性执法工作座谈会。聚焦疫情防控常态化特殊时期执法监管理念转变和执法监管方式调整,落实市局8月24日推进柔性执法的会议部署和工作要求,进一步探索推进实施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制度的界限和尺度,统筹分类推进,让执法更有温度,加强培训宣传,让执法体现教化力量,推动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和包容审慎监管走深走实。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孙云宏要求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职权法定原则,纵深推进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制度,实施“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告诫预警及行政处罚“四段式”柔性执法新模式。一要深度学习,认清新时代新使命。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新时期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现实需求,也是形成法治化的营商规则体系的必然作为。要及时转变执法理念和过去习惯,树牢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将服务理念融入执法实践,坚持疏堵结合、惩戒并举,区别不同情况,采取宣传引导、行政约谈、行政告诫等柔性监管方式,加强督促、引导和规范,避免对违法行为一概给予行政处罚的简单执法方式,充分展示执法的教化力量,有力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二要适应形势,融入综合执法改革。市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已挂牌成立,要进一步推进队伍和职能的物理整合,将推进柔性执法变革融入综合行政执法实践,严格遵从《行政处罚法》和《行政程序法》,处理好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及听证程序,打造协同作战工作机制,优化执法办案流程,推进执法技术创新,全面打造“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依法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三要履职尽责,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严格按照不予处罚、减轻处罚和从轻处罚“三张清单”中136项清单设定的违法情形、违法事实及适用条件,持续探索创新,狠抓落实推动,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实现行政执法从管理思维向法治思维转变,从管制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从强制性向非强制性优先转变。四要开拓创新,探索柔性执法之路。坚持学深悟透河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市委全面依法治市要求及市局实施柔性执法的指导意见等的精神实质,遵循合法、合理、公平、公开、可持续的原则,刚柔并济,加强行政执法,推行柔性执法,同时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柔性执法”“优化营商环境”“放管服”的结合文章,加快执法服务方式创新,全面保护和增进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公信力不断提升,行政相对人的法律遵从度有效提高。
市市场监管局自6月23日正式出台《关于在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推进柔性执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及《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推行柔性行政执法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后,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积极组织学习,加强研究部署,扎实推进柔性执法工作开展,为企业营造宽松包容的市场发展环境,并摸索出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市委、市政府和省局主要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表扬。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按照“三张清单”实施不予处罚、减轻处罚或从轻处罚近1000起,减少行政处罚款200多万元。其中浉河区市场监管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分工,认真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对无证无照经营、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不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或摆放许可证、违反广告法、标签瑕疵等380余起轻微违法行为,灵活运用“疏、引、帮”等柔性管理措施,经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当事人纠正后,不再进行立案查处,减少行政处罚款20多万元,受到监管服务对象的好评。新县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适用“首违不罚”违法行为清单》,建立容错免责机制,慎用强制措施,综合考量案件主体、客体、主观、客观等因素,运用柔性执法方式成功调解消费者投诉举报件50余起,其中在介入县政府转办信访件中调解一物业公司违规收取业主电费,成功将5.1万元多收取的电费及时退还业主,考虑到该物业公司入驻老旧小区客观实际情况,又主动配合调查,积极退款消除社会影响,决定不予行政处罚。罗山县市场监管局积极贯彻柔性执法理念,经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对5个成品油抽检不合格的油站均从轻处罚,减少罚款1/3;对使用绝对化语言发布违法招生广告的一幼儿园进行减轻处罚,当事人很满意,达到了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效果。潢川县市场监管局在办理一起某医院食堂抬高热干面价格案中,及时运用柔性执法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使经营者立即恢复原价,保障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在疫情期间,该局采取柔性执法共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6起,调解处理投诉举报308起,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孙云宏介绍:“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健康、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法治是首要的。我们尝试推行柔性执法‘三张清单’制度,是进一步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和促进执法环境改善的务实举措。柔性执法是以依法行政为前提,不是模糊法律界限和尺度,不是要开辟法外之地,而是行政指导的前移,是探索转变执法方式,推进服务新发展理念的基层执法变革,为塑造全市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良好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深入厘清服务和监管的辩证关系,主动作为,勇于探索,抓住重点关键,坚持“三个准确”,做到“三个把握”,扎实推进柔性执法各项工作落实落地落细。
坚持“三个准确”,即准确把握实施柔性执法的原则、对象和条件。一是在适用原则方面,在坚持合法、合理、严格程序的前提下,按照宽严相济的思路,坚持过罚相当和综合裁量的原则,鼓励和引导违法行为当事人预防和改正轻微违法行为,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对主观上没有违法故意、客观上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可处罚款的,实行“首错免罚”;对依法并处罚款的,综合考虑违法行为的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科学地将处罚幅度分层分阶并予以明确,可实施底限处罚。二是在适用对象、范围方面,要把握好柔性执法的前提和底线。对不触碰安全底线,除涉及人身、财产、公共安全等领域外,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领域和一般投资经营行为,全面推进柔性执法监管。在市场监管职责范围内的市场主体准入、行政审批事项、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监管、广告监管、价格监管、计量认证等事项中普遍适用;对少部分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种设备等不涉及安全隐患的轻微违法行为适用。对潜在风险大,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严格监管;对严重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公共安全,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等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予以查处;对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领域的重大安全问题,以及故意违法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依法从重、从快、从严处理,坚决用法治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在适用条件方面,设置合理的“纠错期”,对列入不予处罚清单中的事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逾期不改的依法处罚;设置必要的“过渡期”,对需要达标整改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自查整改机会,列入减轻或从轻处罚清单中的事项,对有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等情形的减轻或从轻行政处罚。
做到“三个把握”,即要准确把握推进柔性执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是全面推行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制度。市局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以“三张清单”形式对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事项进行了具体细化,通过稳步有序推行,进一步明确了权力运行边界,防止一刀切式执法,避免一线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同案不同罚”等问题,有利于实现执法公正公平。二是在加强事前预防监管上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行政约谈软约束作用,加大对经济领域民生热点问题涉及行业、企业的行政指导力度。可以在不干预、不中断市场主体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将相关信息传递给企业,督促其及时中止直至避免违法行为,有助监管模式由传统的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近日,潢川县市场监管局通过举办食品安全培训班、约谈网络订餐平台负责人、对生产企业进行行政指导等方式,预警、提醒、帮助执法对象预防并及时纠错改正,引导行政相对人规范经营行为。浉河区市场监管局制定《浉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相对人法律风险防控表》等,就是注重前期预警提示、推进柔性执法的有效举措。三是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过程中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运用政策辅导、行政建议、警示告诫、规劝提醒、走访约谈等方式,加大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力度,突出市场监管执法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新兴投资创业者的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监管,充分体现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也能体现社会教化的力量和效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