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辉 刘 翔
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经过一系列战斗,在豫南地区初步开辟了东起信(阳)罗(山)边,西至信(阳)随(县)边,以四望山为中心的豫南抗日根据地;在鄂中地区,收复了安陆、云梦、孝感接壤地区的大片乡镇,使赵家棚一带成为鄂中抗日根据地中较为稳定的基本区,同时还巩固了大山头根据地。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也发展到8000多人枪,使武汉外围的政治、军事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进步力量的巨大变化。
1939年11月11日,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对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竹沟留守处发动突然袭击。11月中旬,朱理治、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在四望山龚家湾召开豫南、鄂中、鄂东的党和军队的负责人会议。决定建立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统一领导原豫鄂边省委、鄂中区党委和鄂豫皖所属的鄂东地委等所属区域党的工作,并将豫南、鄂中、鄂东3个地区的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以实现豫南、鄂中、鄂东的党和军队的全面统一。
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成立后,又成立了中共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委员会,朱理治任纵队委员会书记。之后,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在京山八字门正式成立。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治委员。为了加强对边区党委和纵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边区成立了军政委员会,朱理治任书记。3月,朱理治去延安,由任质斌代理书记和挺进纵队政治委员。
1940年9月1日,在京山八字门召开第一届豫鄂边区军政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军政联合办事处。至此,全边区抗日政权能比较牢固控制的(除县城和部分镇)计有京山、应城、钟祥、安陆、应山、云梦、孝感、礼山、信阳、汉川、汉阳、黄陂、天门、黄冈14个县,约500万人口,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抗日民主根据地。
“皖南事变”发生后,对于国民党顽固派的空前反共投降活动,共产党给予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并统一整编华中部队为7个师。转战在武汉外围敌后战场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五师。2月18日,中央军委任命李先念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刘少卿任师参谋长,任质斌任师政治部主任。4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组建完毕。李先念等在白兆山发出《率新四军第五师全体将领就职通电》。30日,中央军委公布新四军各师军政委员会名单,五师军政委员会由李先念、任质斌、刘少卿、陈少敏组成,李先念任书记。新四军第五师辖3个正规旅,2个地方游击纵队和区党委警卫团,全师总兵力15000余人。7月8日,中央军委根据李先念的建议,任命任质斌为五师代理政治委员。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