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海
大别山风光旖旎,淮河岸浪潮澎湃。
这里一座座绿色茶山,一户户幽静农家小院,处处馨香满怀、青绿葱茏,一树树繁花随风摇曳,轻舞旋律,流光溢彩的城市环境,展现出和谐宜人的新景。
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深入信阳革命老区。他叮嘱老区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努力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
嘱托在耳,重任在肩。老区人民深知,生态不仅是信阳的优势,更是发展潜力,写好绿色文章是奋力实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必由之路。
如今,“生态信阳”这一金字招牌,越来越亮眼——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44%;全市水资源总量近90亿立方米,水资源占全省总量的22.5%;2020年以来,环境空气质量8项指标绝对值全部位居全省首位,主要指标改善率也保持全省前列。
绿色,发展的新理念
“围绕建设‘践行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示范区’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着力打造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地。”今年6月5日,省委、省政府在新县召开加快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会议。在这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重要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乔新江表示,信阳将坚定不移厚植生态优势、推动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着力争创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开展国家级康养产业试点。
念好“山字经”,把青山变金山,把绿水变富水。2018年至2020年,信阳在茶文化节期间连续举办了三届信商大会,共签约项目133个,总投资额达853.8亿元,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看!在浉河区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内,谷麦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宽敞明亮、清新洁净的生产车间里,高精密机器设备一字排开,工人们穿着工作服,正紧张有序地操作着各种生产设备。这家企业专业从事光电子、光学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光源、光传输、光效设计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移动显示光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不到两年,年产值已逼近两亿元。
国内知名高新技术企业谷麦光电“落子”信阳,只是我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缩影。全市上下早已凝聚共识,并付诸实践了一系列举措:
一年来,为守护绿水青山,我市全力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燃煤散烧治理、扬尘污染治理、企业污染管控、机动车污染管控、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达标、饮用水水源保护等工作;开展专项行动,严查“散乱污”企业,突击夜查工地、涉气涉水企业;加快环保类项目建设,实施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
不仅是政府层面的强力推进,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城市家园,早已成为民间共识。
开展生态文明宣传、评选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加市民参与感、荣誉感、认同感,让每一位公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出力。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信阳始终保持“知行合一”,凝聚了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绿色,发展的指挥棒
无论是驱车行驶在横贯信阳境内的沪陕高速上,还是从无人机镜头里俯瞰淮河两岸,皆是满眼翠绿、草木成荫,绿色绸带般绵延无尽。
为了保护好山水,信阳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理念:严禁开发需要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严禁破坏山体、植被和水系;在保护好现有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扩大绿地和水面,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
一年来,信阳着力构建“一山一水一区”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大别山生态区建设、沿淮生态走廊建设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修复等重大生态工程;大力推进淮河水源涵养林、淮河生态防护林和干流防护林带建设,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
系统谋划2019年至2025年淮河生态经济带项目共11大类2461个,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制定实施《信阳市河道采砂管理条例》,扎实推进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建设……信阳为生态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优势。
绿色,发展的新动力
“信阳是中部地区一道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坚持生态优势、绿色发展意义尤为重大。”市长尚朝阳在接受多家中央媒体采访时就践行“两山理论”给出了“信阳答卷”。他说,一年来,信阳努力把“生态产业链”转化为“生态经济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新型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加快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任务,突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让绿色GDP与优质生态和谐并行。
受疫情影响,今年“五一”和端午节假期,近郊游、短途自驾游成为旅游消费主力,山水红城新县的旅客接待量和综合收入同比均有小幅增长。
从“伐木开山”的贫困县到我市首个脱贫县,从著名的红色“将军县”到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年来,新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倾力呵护绿水青山,让生态优势“裂变”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巨大绿色动能。
不只是新县,善于转化融合、勇于开拓创新的信阳人始终在打好“生态牌”上妙招频出:
在中心城市外围规划实施鸡公山、灵山、天目山旅游度假区,环南湾湖茶休闲走廊、出山湖旅游度假区,打造“三山两湖”环城市生态旅游休憩圈;围绕新县、商城县布局红色生态休闲旅游带;依托光山县、潢川县、息县布局淮河沿岸乡村旅游带,推动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传统村落融合发展。
在全省率先推行“产业发展和区域开发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制度,一大批“环保存疑”的工业项目被“婉拒”,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现代家居、商贸物流等产业的集聚让信阳成为“宜业”之城……
青山绿水相依,山含笑、水含情、茶倾城。信阳作为生态和文旅资源大市,正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让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从景点景区向乡村延伸、向全域拓展,实现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发展,让美丽与发展同行。与此同时,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链式”发展局面,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带动,形成了生态宜居与全域旅游的良性循环。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推进生态与城建、产业、民生、文化等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让“看红看绿看蓝天,品山品水品毛尖”的城市魅力家喻户晓,让诗画山水最宜居的美好图景铺展开来,老区人民信心百倍、斗志昂扬。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