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余 江 通讯员 胡译丹
高楼拔节、路桥速生,产城共长、城乡同兴,教育增智、医疗强身,矿山变公园、大坝锁长龙,生态优先绘美景、绿色发展惠民生……美好息县,让人目不暇接!
这是9月6日来息县参加“国际品牌服装ODM供应链峰会暨2020河南服装大会”的闽南商会代表刘女士由衷的感慨。
这又何尝不是今日息县最真实的写照?!何尝不是百万息县儿女满满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感?!
碧水长风,堤岸绿林。踏着从龙湖河畔吹来的微风,息县城央绿廊之上人流如织。在青葱绿意掩映中,风轻云淡的息县大地不仅成了一幅幅美丽画卷,更是一个个鏖战正酣的建设战场!
从南到北的产业发展、由东到西的项目驱动,厚积薄发的淮河新区建设……息县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稳健、在奋力实现“两个更好”加快新时代美好息县建设中加速奔跑。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每一刻,只争朝夕的息县,都在奋勇争先,描绘美好未来!在奔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息县正彰显出无穷魅力……
心脉——稳健之根基
从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到改造提升的村庄院落,从拔地而起的商务楼宇到精彩纷呈的招商项目……在息县,“旧动能”向“新动能”的转换逐浪而高,“积数量”向“提质量”的转变气势如虹,息县正逐渐成为发展“强磁场”。
当下,息县根据禀赋,以点带面。依托区域发展特色,把握国家发展战略,找准发展风向,充分发挥区位、生态、文化、资源等优势,大力实施以主食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和劳动力密集型为主的服装加工作为主导的产业,将“有钱难买息半坡,一半干饭一半馍”这句千古民谣演绎成产业发展理念,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找到突围的关键。
阿尔本服装产业园、波司登服饰产业园、息半夏健康药食产业园……九月的息县产业集聚区,满目葱茏,生机勃发,处处涌动着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滚滚热潮。
抓产业,打造“新引擎”。大力推动实施“中国生态主食厨房”战略,明确了“生态主食、膳待国人”的发展理念。聚力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做大特色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宏升粮食、豫道食品等为代表的食品产业集群,一幅从田间到车间再到餐桌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图景,跃然其上。
抓招引,飞来“金凤凰”。对每个招商项目成立工作专班,实行“一个项目入驻、一个领导挂帅、一个部门主负责、一个工作班子跟进”,全程服务,责任到人,及时解决项目从签约落户、开工建设到投产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践行“最多跑一次”服务理念,进一步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并实现审批事项全程代办。
阿尔本服装产业园、波司登服饰产业园、息半夏健康药食产业园……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息县。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布局和项目摆放,息县围绕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完善产业链条、加强集聚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服务环境,从招商引资、项目选址、厂房建设、手续办理到技能培训,力求在每一个环节、每一道程序上完善服务,实现企业“拎包入驻”,让企业“宾至如归”。
抓开放,赢得“大舞台”。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层级,催生新兴产业集群,着重加快建设中国优质有机酿酒专用小麦生产基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茅台、五粮液等知名企业来息县发展订单农业,让息县大地上长出“喝得香的小麦”。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息县投资,不仅因为产业基础雄厚,更因为县委、县政府不断推出服务企业的新理念,不断创优投资环境,亲商、安商、重商、富商氛围浓厚。这种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让阿尔本更有信心和决心,扎根息县、服务息县。”阿尔本制衣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丽霞如是说道。
目前,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83家,建成区6平方公里,从业人员2万余人,容量和功能不断扩充,逐步集聚形成具有优势的绿色食品、服装加工主导产业。
眼下,只要在这里走一走,就能感受到产业集聚带来的澎湃动力,就能触碰到一座崛起新城的强劲脉动。一个以高质量奠基城市发展的“新地基”愈发坚固,在奔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息县实力担当!
气脉——为民之情怀
听淮桥、望淮桥、九孔桥……龙湖公园内一座座“飞虹”横卧,连接城市;10公里休闲健身圈颇受市民青睐,每天晨跑散步健身群众络绎不绝;“东南第一峰”的濮公山,九曲栈桥横卧在天池之间,一池墨绿,相得益彰,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乘着“百城提质”的春风,息县依托淮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统筹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 在城乡规划建设上,息县遵循“让公园走进城市、让乡村拥抱广场”的理念,描绘了“一条大河润两岸,一山一岛紧相挽,一龙一凤映如意,一张蓝图十二团”的壮美画卷。一座魅力新城,正在濮公山下、淮河岸边悄然崛起。
城区内,马援广场、息夫人文化园、淮河国家湿地公园……步步是美景。乡村里,息国风情园、庞湾特色农业生态园、弯柳树德孝文化旅游基地……处处是风景。
“一出门就是公园,水清、空气好,心情也好!”住在龙湖公园附近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她发现到公园散步休闲的市民越来越多,跳广场舞、下棋、打太极……市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
高质量发展对老百姓而言,最实在的感受就是生活在息县是幸福的。而息县的高质量强县工作,就是切实让百姓分享到更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红利——
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华中师大附属息县高中、新一中、新一小、龙湖中学……一所所标准化、现代化、花园式的学校随处可见。
息包路、息寨路,息邢高速息县段、大埠口渡淮大桥建成通车,G230息县段改建工程、淮河淮滨至息县港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新建通村通组道路里程相当于京珠高速全长。
“放管服”改革跑出“息县速度”,审批事项承诺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2/3以内,企业注册登记压减至2个工作日,网上办理比例高达95.3%,市场活力有效激发。
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融合发展绘就新图景。 2017年以来,息县充分挖掘“山、水、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不断推进中心城区品质提升。抢抓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城东新区开发、老城区修复改造、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建设一体发展,城区面貌日新月异。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这是人民群众对息县提出的要求,也是息县人们期待的美好明天。一个以高质量助推城市发展的“新期待”愈发可期,在奔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息县势在必得!
眼脉——远瞩之格局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息县东城区的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施工现场,千名工人正在挥汗如雨地忙碌,今年9月,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将以息县的“加速度”迎来首批学生。
淮河边,全长1.59公里、贯通濮公山风景区和息县县城的大埠口渡淮大桥壮观大气、车流不息。夜幕降临,大桥成了市民纳凉时最爱的网红打卡地。
一处处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让我们感受到急切奋进的足音;一个个重点建设项目,气势磅礴地掀起了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浪潮。汗水与收获,书写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
“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改革创新。”息县县委书记金平说,按照“50万人口规模的中等城市”发展定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重要指示、县域治理“三起来”重大要求,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举措,超前谋划,扎实推进。
一直以来,息县都有着高质量发展的“大气魄”,创新驱动是其实现目标定位的重要“密匙”——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谋划储备项目,以优质项目为支撑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息县前瞻谋划“四水同治”示范县项目160个、淮河生态经济带重大项目248个,仅2020年在产业转型、现代服务业、交通、生态环保、民生事业等方面,就谋划了总投资260亿元的45个重大项目。
坚持把重点项目实施作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积极推动实施一大批民生类、市政类、重大基础设施类、公共服务类项目。信阳师范学院淮河校区的建设必将带动息县及周边区域高质量发展。总投资50.26亿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必将极大提升息县发展战略格局,息县将成为千里淮河第一个跨河发展的城市。
同时,依托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息县正积极谋划推进淮河生态经济带“四水同治”示范县建设,争当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绿色发展的排头兵。
在刚刚结束的国际品牌服装ODM供应链峰会暨2020河南服装大会上,息县人民政府与南通、常熟、张家港、闽南、海澜之家、江苏大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非尚服饰等十余家省市商协会、知名企业现场签约,总金额达25亿元。
百亿服装集群,“中部纺织服装强县”,息县服装产业,未来可期。一个以高质量凝聚城市发展的“新优势”愈发凸显,在奔赴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息县底气十足!
金秋九月,厚重息壤遍地飞歌。风吹云动,活力息州阔步前进。息县将继续保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奋勇争先的英勇姿态,用尽“拼搏心”、下好“发展棋”,内聚人心强基础,外树形象促发展,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能量,全力构筑产业新高地,巨笔擘画息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