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秋风起,稻熟千顷黄,潢川县94万亩水稻陆续进入丰收时节。伴随着稻谷如金色的流水般归仓,好消息也一个个传来——9月份,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县”、“河南省纺织服装营商环境先进县”先后花落潢川。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收获季节!
潢川县作为革命老区的传统农业大县,自觉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贯彻“三起来”重要指示,落实好“六稳、六保”重大要求,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以信息化为核心、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四化同步”特色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了“两个更好”在潢川落地生根。
壮大产业,提升县域经济支撑力
潢川县利用充沛的鸭、花、猪、水产等特色产业资源,以农促工、以工带农、以城促乡,着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为做强县域经济提供了产业支撑。
以特色化做强农业。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不断拉长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稳定供应链,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增强对县域经济的拉力。培育大产业。引导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流动,扶持壮大一大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县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0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做大做强了“鳖鸭猪虾、花粉面茶”八大农业产业集群,年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以华英集团为龙头的鸭产业,形成了集种鸭孵化、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熟食制品、羽绒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花木产业形成了从种苗培育、栽植管护、园林设计到承接大型绿化工程的产业链,花木面积达31万亩,园林花木公司160多家,从业人员10多万人,实现产值200亿元,“潢川金桂”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水产业形成了从生态养殖、精深加工到出口创汇的产业链,“潢川甲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小龙虾发展到38.6万亩,产量3400万公斤,养殖规模和产量居长江以北第一县,农都集团日均小龙虾发货量达10万斤;粮食加工形成了精制米、水磨糯米粉加工产业链,年加工工业糯米粉占全国产量的35%,国家糯米粉标准出自潢川。建设大基地。依托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保障机制,引导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专业乡、专业村,把广大农村变成了龙头企业生产的“大车间”,使潢川成为世界最大的樱桃谷鸭加工基地、中国优质糯米之乡、全国精深稻米加工联盟盟主、全国花木生产示范基地、全国闻名的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全国重要的生猪供港基地、全省水产品出口创汇基地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通过合同、合作、股份等较为稳定的联结方式与农民利益密切联结,已发展农业产业化中介组织927个,从业人员5.3万余人,带动农户8.13余万户。叫响大品牌。品牌是产业发展的生命。潢川县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了一批叫响全国、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知名品牌。华英樱桃谷鸭产品先后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肉类十大畅销品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黄国粮业制定了全国糯米粉行业标准,是国家稻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享有“中国汤圆黄国粉”的美誉。全县创建中国驰名商标2个、河南省著名商标7个,通过国家绿色认证5个、无公害认证21个、地理标志认证3个。
以园区化做大工业。着力加快县产业集聚区发展,积极搭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项目集中、发展集约的平台,以园区化推动新型工业化。壮大产业集群。围绕现代食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培育肉制品加工、纺织服装、糯米粉、医药医疗器械、小龙虾产业,着力打造五大百亿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开展“三化”融合试点示范工程,实施一批示范效果好的“三化”融合项目,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化、信息化改造等树立一批示范企业,以点带面,分类推进,示范带动。全县创建院士工作站2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省级技术工程中心9家。强化园区支撑。围绕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着力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推进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条不断拉长,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实施“116”提质工程,潢川产业集聚区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荣获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金星奖、河南省百亿产业集群30强等称号,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2019年在全省产业集聚区排名第56位,比2018年提升了81个位次。
以集聚化做优三产。发挥鄂豫皖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地位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区域物流枢纽。依托潢川火车站,建成6平方公里的物流产业集聚区,中石油、中石化、中储粮、中储棉四大央企在潢川设有战略储备库,形成了粮食、油气、建材、煤炭、食品五大商品集散中心,着力打造全省区域物流枢纽。加快推进商贸物流项目。发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带动作用,圆通云仓、车联天下、华阁供应链等信息化快递物流企业落户潢川。苏中万汇龙、东方国际物流港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投用,豫商万象汇、宏达汽车后市场、万康大爱城等项目扎实推进,黄国文化特色小镇、花木大市场等项目启动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打响黄国、黄姓、光州文化品牌,“古、黄、红、绿”四大特色带动全域旅游蓬勃发展。郑州海关在潢川设有办事处,保税仓项目已经启动。全力打造金融生态示范县,截至7月底,全县存款308亿元,贷款265亿元,贷存比达86%,金融存贷比持续稳居全市第一。
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承载力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该县着力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治理一体化,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国务院《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中,均提出要把潢川建设成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潢川县以建设信阳市副中心城市为目标,以百城提质工程为抓手,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日臻完善。编制了《潢川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县城规划控制面积达322.6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更加明确。县城人口达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2.8%,位居全省前列。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潢川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黄国故城区“五区”融合发展,提升了京九大道、发展大道、工业大道、春申路、定城路、跃进路、航空路、迎宾路等20多条主次干道,完成了106、312国道城区段改线工程。实施了潢河二期、三期治理,建成了红玺台公园、洪山寨森林公园、连岗湿地公园。完成了“引泼入潢”城市供水工程,解决了城区居民饮水安全问题。近年来新建、改造供水管网76.9公里,新建污水管网43.1公里,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12个。深入开展“三违”、交通秩序、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秩序等整治,城区7条黑臭水体变身景观带,持续治理背街小巷,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全县5条主要河流水质稳定在三类,PM2.5、PM1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分别居全省第6位、第10位、第10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在全市率先实施联盟学校办学试点,探索建立县域内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强校+弱校”联盟模式,全县共建城乡中小学校联盟12对,其中小学3对、中学9对,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医共体改革为重点,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的医健集团,投资12亿元的人民医院、5.1亿元的中医院、5200万元的妇幼保健项目相继启动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巩固农村“一元通公交”成果,对全县所有城乡客运班线实施公交化改造,共开通城乡线路18条,实行“1、2、3”阶梯票价,实现了从县城到乡村全域公交。全国交通扶贫暨贫困地区建制村通客车工作现场会在潢川县召开,该县农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经验在全国推广。
加快实施乡村振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36亿元,实施交通、水利、电力、教育、医疗等重点项目,实现了危房清零、适龄儿童辍学清零和医疗保障全覆盖、安全饮水全覆盖。做大做强产业。通过做大“一只鸭”、做亮“一枝花”、做优“一粒米”、做红“一只虾”等措施,累计带动1.4万户4.9万人脱贫致富,稻虾共作扶贫案例被国家扶贫办列为经典产业扶贫案例在全国推广。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已完成改厕34700多户。在全市率先建立城市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成为“农村垃圾治理省级达标县”,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改造坑塘3000多口,沟渠2000多条;开展禁养区专项整治,拆除禁养区养殖场133个,现有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殖户全部建成粪污处理设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0%以上,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
深化改革创新是解决县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发展动力活力的根本途径,该县坚持项目引领,改革创新,不断破解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瓶颈制约。
突出项目建设。抢抓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信阳革命老区调研、提出“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历史机遇,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三年行动方案,积极谋划项目,主动向上对接,着力推进撤县设市工作,积极争取京九高铁、合康高铁、潢川机场,106、312国道大改线,沿淮旅游公路等重大项目,实施潢河生态经济带,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2020年实施重点项目175个,总投资930亿元,其中当年计划投资156亿元。
大力招商引资。紧盯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围绕主导产业,发挥驻外招商小分队作用,常态化开展“找老乡,靠老乡,老乡看家乡”活动,运用产业链招商、总部招商、园区招商、中介招商等模式,不断提高招商实效。今年以来引进项目13个,合同金额20.1亿元,已落地9个,投产5个。
优化发展环境。实行政府各部门服务“好差评”制度,对全县行政事业股级以上单位进行评议,前五名奖励、后三名淘汰,全力打造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创新工作方法,解决企业用地、融资、用工等制约,培育壮大县域经济市场主体,全县目前市场经济主体33301个,较去年增长7.7%。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有效组合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财政、金融、涉农项目等政策,最大限度挖掘政策红利,把各类政策集成化,把产业政策融合化,把扶贫政策本土化,对涉农企业在要素保障、基础配套、项目支持、社会保障上优先协调服务,从而吸引更多企业投身“三农”建设。
纵深推进改革。加快“放管服”改革,清理减少证明129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95个工作日以内。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最多跑一次”和“一门、一网、一次办理”改革,推动“网上办”“掌上办”“随身办”。积极落实乡镇机构改革,下沉编制210名。加快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通过省级验收。
实现“两个更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担当。下一步,潢川县将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过硬的信念、过硬的责任、过硬的能力、过硬的作风,勇立潮头、敢于争先,积极进位、力求出彩,奋力走好“两个更好”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