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百花园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我在军营写报道(下)


李建新

(接上期)

做新闻工作,就应该能够使用各种新闻体裁,不仅熟悉消息、通讯等的写作还要学会调查研究。那时写新闻强调“抓问题”,而抓问题就必须调查研究。1979年-1980年,农村改革风起云涌,联产承包责任制正在推行。改革的实质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会与以往的思维惯性和观念产生碰撞,在干部群众中产生这样那样的认识问题和各种担忧,而这些问题和担忧通过干部战士的亲属反映到部队,在部队产生了许多不稳定情绪。但是干部战士到底有哪些认识问题和迷茫?如何开展部队政治思想教育?报纸又该如何进行宣传报道?为摸清这些问题,我经报社领导批准,到部队进行了4天调查,写了一篇《关于解决部队干部战士对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问题的调查》。

由于了解的情况比较详细,建议和报道线索具体,这份调查报告引起了报社领导的重视和好评。由于我要编辑我负责的专版,报社领导根据这份调查报告,安排老编辑梁一为到部队组稿。梁编辑果然厉害,一个星期组织了6组稿件,每组一个版,不仅受到部队的好评,而且被《解放军报》转发4组,新华社转发3组,《人民日报》转发2组。

通过这次下部队,我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法,有了一些体会:一是要把握大局,抓住带普遍性的问题,写出的材料才具有时代意义;二是把功夫下在深入实际调查上,掌握尽可能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三是要注意分析综合,把调查来的材料研究透;四是为工作做调查研究,调查报告应该具体实在,确实有指导作用和实用性。

新闻报道是要通过媒体刊播出来的,必须简洁明了,生动活泼,因此就要讲究写作技巧和语法规则。而写作技巧和语法规则是随着时代和写作实践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在阅读中学习,是我掌握和提高语法能力的重要途径。调到战斗报社后,由于上学太少,特别是语文知识学得少,心里很虚,生怕自己写的、编的东西出毛病出洋相,于是比较注意学习语法,其中,通过读报挑毛病,就是我学习语法的一个方法。

说挑毛病,其实就是认真读报,发现不通顺或表达不清的地方就用笔在下面画上横线,仔细琢磨,找出错误的地方。如果还是不明白,就查有关语法的资料,对照分析。弄明白了,自己在写文章或编稿件时就不会犯同样的毛病了。

有一次,我照常阅读刚收到的《解放军报》,是1979年7月29日的报纸,在第一版《空军某部派大批飞机支援地方建设》中就发现了语病,报道最后一段写道:为了配合科研单位把一项科研产品安全空运到指定地点,傅兴海机组在飞行中“明确分工,互相配合,做到空中飞得稳,落地动作轻,终于安全地把这一产品运到指定地点,获得试验成功。”我觉得产品应该用个、件或种,不该用“项”,特别是傅兴海机组这次飞行是为了“配合科研单位进行科研试验”,而最后一句“终于安全地把这一产品运到指定地点,获得试验成功”,却让人不明白:是运送产品的飞行试验还是科研单位的科研试验获得成功?我想应该是后者。这明显是主体混淆的语病,所以我建议最后一句改为“使科研单位的试验获得了成功。”

由于在第一版就发现了语病,我对这期报纸读得特别认真,结果从前3版竟找到了6篇文章十多处语病,这些语病不仅造成了语言不通顺,文字啰唆,而且造成了事件和问题交代不清,很容易使人产生误解。我把这些问题归类整理成三个方面,写成稿件《讲究语法,消灭语病》,寄给了解放军报社,被《军报生活》采用。

文字只有按规则组合,才能准确表达意思,否则就会表达不清甚至表达错误。这规则就是语法。

不过,讲究语法也不能墨守成规,要注意把语法的各种规则融会贯通,灵活运用。20年后,我在一篇通讯中写了一个农民工从外地回家过年,中途停车吃饭时还没上车,车就开走了。我在这里写道:一个农民工乘汽车回乡过年,在固始汽车站吃饭时中途掉车,一年辛辛苦苦挣的一万元钱也在行李中随车上路了。报社编辑电话说:“中途掉车”在语法上讲就是中途从车上掉下来了,语法上不通。我就问这位编辑:你认为中途掉车是从车上掉下来吗?她回答:不是,但读者可能会那样理解。我说:不要小看我们的读者。中国语法有个约定俗成的规则,既然你我都知道“中途掉车”的意思,读者也不会理解错的。在我的坚持下,那位编辑还是原文照发了,而且这篇报道还获得了省级优稿,在国家级刊物也发表了。

为了提高写作技巧,我不仅经常阅读报刊上好的文章,还专门找来一些古文自学。在战斗报社期间,我买了《古文选读》《历代文选》和《辞海》等参考书,结合新闻实践边学边思考,还写出了一些学习体会发表在有关刊物上。

记得我首先仔细阅读的是《古文选读》中的《苛政猛于虎》,这是一篇出自《礼记·檀弓下》的短文,原文是: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开始读起来很干涩难懂,比如“式”字,感觉应该是一个动词,而字典的解释却不是,那么,“夫子式而听之”就不好理解了。后来又查阅参考资料,方知:式,同轼,车前横木,作动词用,靠在横木上。译过来就是“孔子立起身来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听着”。再如“壹”字,字典解释是“一”的大写,而参考资料解释为“实在”。

在利用参考资料攻克了字的难点后,我就根据译文,结合自己对当时新闻的思考,写下自己的体会,稍加修改,寄往有关的新闻业务刊物。1980年第3期《长江日报通讯》发表了我读《苛政猛于虎》的体会《寓理于事,自然可信》。

此后,我每学一篇古文,就写一篇读后感,寄往有关新闻单位的通讯刊物,先后在《长江日报通讯》、湖北日报《新闻学习》、《解放军报通讯》等刊物发表学古文的文章二十多篇。1984年,当我离开武汉军区战斗报社2年以后,还收到了湖南日报一位新闻同仁寄来的300多元稿费,才知道我的几篇学古文的文章被收入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艺苑聚光灯》一书。

通过学古文,写心得,对提高写作水平确实很有帮助,如读了林嗣环的《口技》,就被其生动的情节描写所感动,写下了《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一文,感到《口技》在情节安排上波澜起伏,有张有弛,动静相间;具体描写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准确逼真;巧妙运用衬托手法,增强气氛,突出中心等,都是新闻写作值得借鉴的。

1982年,我调到信阳陆军学院,离开了战斗报社,离开了我心爱的专职新闻工作。但命运决定了我和新闻工作有不解之缘。1993年我转业到地方,到广播电视系统,筹建广播电台,又回到了新闻战线,重新开始了我的新闻写作之旅。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