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方慧玲:一字一句总关情


□本报记者 邹 乐

8月28日,时间已近凌晨一点,信阳日报社融媒体采编中心依旧灯火通明。透过玻璃门,一个手拿放大镜埋头伏案的身影格外清晰。

报社的人都知道,这个身影准是特别认真、较真的要闻编辑方慧玲。

此时的她,全部心思都在那张样报上。因为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必须精准无误地呈现给读者朋友,稍有不慎,便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98年,方慧玲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信阳日报社工作,先后从事校对、记者、编辑等多个岗位。因患慢性青光眼致视神经萎缩,她从29岁时便依赖放大镜进行工作,但多年来从未因为视力问题,有过丝毫懈怠,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始终都是勤奋努力、踏实认真。

回忆起做记者的时光,方慧玲一直牢记报社前辈“每一篇稿子,都要当作获奖作品来写”的教诲,采访力求深入细致,写稿力求精益求精。如《为了一位身患重症的农民工兄弟》这篇文章,她先后写了5个不同风格的导语,直到最后一个才满意,后来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获得了河南省新闻一等奖。

“记者是新闻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那些年,我见证过一些重大项目的落地建设,如家居小镇奠基、高铁站开通、海关大楼选址、出山店水库开工等,见证过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乡村振兴焕发出的生机活力,看到过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后市民的笑颜、感受到乡村脱贫户生活质量改善后的喜悦……因此,做记者虽然辛苦,却也自豪,做了一辈子也不会后悔。”方慧玲坚定地说。

2016年,因工作调整,方慧玲转岗做了编辑。随着信阳日报媒体融合持续深入推进,报纸编辑也从单纯的编稿子到现在的编、排、审合一,由于人员少,人均工作量大增。

“每天下午两点左右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当天报纸,以防重稿。然后选稿,再到开编前会,之后编稿、版面初排。因为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通常要排三四个版本,夜晚12点下版算是正常的,如果等稿的话,就不知道要到凌晨几点才能下班。”方慧玲笑着说,“时间久了,要闻编辑都得练出‘熬夜’的基本功、独自走夜路的胆量。”

半夜下班回家后,睡前打开手机再看看版面清样,已成为方慧玲的一种习惯。“这么较真,何苦呢?错个把字不就扣点钱嘛!”有人不解地问。“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出错了自己难堪,更有损报纸形象。”她这样答应。

“作为地方党媒,‘党的声音’要传播得精准,‘信阳好故事’也要讲得精彩。相应的,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有良好的文字功底还不够,还必须具备扎实的政策理论水平,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信阳日报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作为其中一员,我常有能力不足的恐慌,深感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因此,尽管视力不好,但仍坚持不断学习,力求创新,紧跟媒体融合发展步伐。”方慧玲认真地说。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