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凯
为营造全民参与的创文氛围,进一步弘扬奉献精神,推动无偿献血事业不断发展,确保全市临床血液安全供给,日前,市中心血站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了暑期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成立第一支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他们当中有初次参加志愿活动的“新”兵,也有多次参加志愿活动的“老”志愿,但无论“新、老”,干起工作都当仁不让。服务队像往常一样,宣传普及、引导填表、协助护士完成采血,熟练地开展工作。
21岁的肖峰,是土生土长的信阳人,目前就读于河南理工大学,是一名大四学生。8月初,他通过市中心血站在本报刊发的招募后,成了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首批志愿者。
8月20日上午,穿上“红马甲”,戴上“小红帽”,肖峰开始了一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您刚刚献完血,可能会有点低血糖,赶紧把这杯糖水喝下去!”“近几天有没有感冒过呀……”在浉河区胜利北路步行街的爱心献血屋,肖峰正在里面忙着接待爱心献血者。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采血屋的市民真不少,不一会儿工夫,肖峰已经在小小的采血屋内来回走了十多遍,为六七位爱心无偿献血者提供了服务。
上午10时许,献血屋内的工作稍告一段落,肖峰和其他志愿者拿了一摞城市文明手册、献血宣传册,走出采血屋,向过往行人分发宣传册。
肖峰说,首批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来自不同的大学,但信阳是大家共同的家乡,为了能够更好地参与我市的创建文明城市,大家不仅争着去交通路口做文明指引,更是拿着宣传资料向过往的路人派发,用行动向大家介绍文明用语,实实在在成了创文工作的“代言人”。
“遇到年龄适合的市民,希望通过我的宣传,动员对方来献血。”肖峰说,献血志愿服务者的工作忙起来,还是比较辛苦的。
“正式上岗的第一天,有一位50岁的男子想要献血,咨询我可不可以,听了我对无偿献血知识的介绍后,他当即就填资料、验血。那一瞬间,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献血志愿服务者的光荣和自豪。”肖峰兴奋地对记者说。
说起无偿献血,肖峰说加入志愿者服务队的当天,他就同4名大学生一起捐出了热血。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无偿献血就是延续生命,献血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者精神,弘扬了社会正能量。献血后,肖峰等志愿者表示,通过献血,不仅尽到了自己的责任,而且增强了对他人的关爱意识,更能救助他人,也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社会上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众心助困大家庭,集聚众心,共献爱心。
据悉,市中心血站招募的首批大学生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共8人,他们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及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工时累计达800余小时,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的目的,就是把无偿献血服务与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工作相结合,宣传无偿献血,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为无偿献血者服务,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市中心血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曾宪国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