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冷 鹏 曹国辉)今年以来,浉河区老城街道通过强化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基层党务、政务、居务管理,保障基层广大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党务政务居务活动透明度。
与廉政建设相结合。街道充分借鉴既有机制与形式,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心、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 “三公”经费、拟享受城镇低保人员名单、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扶助、特别扶助政策落实情况等,通过街道“一征三议两公开”公示栏、微信公众号以及社区微信服务平台等,公开办事流程、所需材料、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让党务、政务、居务公开阳光透明,同时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对违反廉政纪律的,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街道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党务政务居务公开相关条例法规,成立街道党务政务居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专人具体负责抓落实,明确责任。坚持党务政务居务公开与深化基层作风建设、提高基层工作效率相结合,以党务政务居务公开促进各项业务工作展开,采取定期公开常规工作、逐段公开阶段工作、随时公开临时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以便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与学习培训相结合。街道定期召开培训会,提高党务政务工作人员服务本领,加强工作人员相关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同时进行计算机操作等方面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按照“热情周到、高效服务、依法办事、清正廉洁”服务守则,要求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坚持合理诉求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到位,全心全意为居民群众服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辖区13个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通过教育培训,居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确保每名成员都熟悉业务,明白监督什么、怎么监督。
与群众工作相结合。街道认真落实“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公开各项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相结合,做到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贴近实际。严格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以便民服务为轴心,大力推行依法行政、党务政务居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服务方式,提升居民群众满意度,实现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上半年,办理各类服务事项600多件,办结率100%。